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九十三章 裴家投诚

第九十三章 裴家投诚(2 / 2)

“诶,裴老大人莫急,听孤把话说完。孤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就有解决的方案。现在孤手里有一整套的新计划:准备在我大晋推行大农场计划。所谓大农场计划就是要求在最少的人力资源下,耕种最多的土地。按照孤的预计,若是裴家愿意在自家田庄推行大农场计划,上万亩土地甚至几十万亩土地只需几百上千人就能照顾的来。”

“这……这是真的”

裴危听了司马遹的话大吃一惊,若是真像太子说得那样,一旦大规模推广这种大农场计划,全国的耕地岂不是要增加很多

“当然是真的,孤当年在新城曾经实验过,效果还不错,只不过当时时机不成熟,孤就没有拿出来。像你们这些世家,手中有大量土地、人口,土地嘛孤可以留给你们,但人口必须交出来。”

“这不是孤不近人情,而是全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少,孤需要更多的人去经商、开荒、进工厂、参军等等。但是大量人口却被你们世家大族强行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为此孤不得不想出这么一个办法。通过大农场计划,你们本身的经济利益没有减少多少,反而有可能增加不少。”

“至于说人口少了,这根本不是问题,既然有这么一个大农场计划,你们还保留这么多人口干嘛不然,孤就要怀疑你们是不是心怀不轨了!”

听了司马遹的话,裴危沉默了,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交锋,若太子说得什么大农场计划是真的,交出人口保留土地对裴家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裴危没有什么争霸天下野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扬光大裴家。

“若殿下说得是真的,臣代表裴家愿意一试!”

思虑再三裴危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决定还是要冒险一试,毕竟太子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来了,肯定不会是糊弄他。

“好!三曰之后,孤亲自去裴家拜访一番,到时让裴老大人亲自检验一些东西!”

看到裴危答应下来,司马遹大喜过望。若是能通过大农场计划将裴家拉到他这一边,对他接下来改造世家将有很大的帮助。

裴家这个典型一旦被树立起来,肯定会为其他世家指出一条出路。

而且这样一来也为将来大工业的到来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在新城、关中司马遹可是建了很多工厂。

但是由于关中实行的是均田制,导致各个工厂中极度缺乏劳动力。若是将来全国建立起更多的工厂,岂不是更加缺乏劳动力。

若是这个时候能够将世家从小农经济引导到大农场经济制度,将一下子解放大批人口,为大工业、大商业到来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中国几千年来大部分实行的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似的自然经济,晋朝当然也不例外。

这种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体,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以生产自给为目的,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年复一年重复简单劳动,所得很少,由此造成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缓慢。

这种自然经济不但生产力落后,而且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无力,单人独户,个人力量总是小的。一遇天灾**,人民往往流离失所。

当然,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中国一向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想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只能在单位面积上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这就是精耕细作的由来。

但是晋朝却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人口太少,不要说跟汉朝相比,就是跟后面几个朝代比起来,晋朝的人口也不占任何优势。按说建国时间不长且人口又少的晋朝不应该出现土地不足的问题,但晋朝恰恰由于土地过于集中导致人口跟土地矛盾非常尖锐。

这也是为什么晋朝发生了多起流民起义的原因,司马遹思考过这个问题,若是通过均田制确实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过个百十年后,土地问题又会重新成为帝国最头痛的问题。

因此司马遹打算推广大农场制度,一方面提高耕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华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借鉴后世赵宋王朝大力发展商业、手工业、大工厂的经验以解决剩余劳动力,以晋朝这点人口,估计很快就能消耗掉。

只要农业稳定,商业繁荣,工业先进,中枢稳定,国家就不会出现大的状况,若是按照后世宋朝容纳人口的规模来算,晋朝江山起码也能存在个几百年,甚至超过汉朝也不是问题。

现在司马遹唯一担心就是他所谓的大农场计划能不能在华夏生根发芽,毕竟当前的实际情况跟后世有着很大的区别。据他所知,光是农业技术一项就不能跟后世相比。

一个多时辰之后,裴危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他虽然没有达到之前的目的,但是却得到另一个惊喜,现在他要赶紧回家准备三曰之后迎接太子殿下。

;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