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刚首辅,成祖求我中庸 > 第四十七章 郑赐和雒佥(求鲜花求评价)

第四十七章 郑赐和雒佥(求鲜花求评价)(1 / 2)

“万万不可啊!”

一声比袁富贵叫的更加凄惨的声音响起,正是刑部尚书郑赐。

杨毅没想到站出来反对自己的竟然是刑部尚书,也是微微一愣。

郑赐这个人,在杨毅看来性子比较宽厚,算是官员里面少有的对百姓比较关心的一类了,而且平时和谁都笑嘻嘻的,完全没有架子。

朱棣看向他,面无表情道:“你说说吧,有何不可的。”

郑赐是个老官僚了,皇帝表情这么微微一变,语气这么一平淡,郑赐就知道自己出事了,年头急转,想到了个不错的反对意见。

“皇上,大明一亩好的水浇地亩产大约三石,也就是三百斤到四百斤,这是好田,那些劣田和低洼地产量不过几十斤,平均一下,每年天帝亩产量大约二百斤。”

“一个男人一天需要最低两斤的食物才能有力气干活,即便农闲时少吃一点,也要吃七百斤粮食,再加上原本应该交的田税和地税,五口之家每年需要至少二十亩地。”

“而眼下大明的农户们,大多没有二十亩地,只能去地主家里借地耕种。”

“以前是每人两钱银子,五口之家每年一两,若改为田税,则每亩地两钱,共四两,这不会减轻农户的税,分明是加重了啊。”

满朝文武都安静了几秒钟。

很正常,被他给扯晕了嘛。

提出一大堆数字,又是结合实际情况,看起来倒是很有说服力。

杨毅仔细回忆了两遍他说的话,才气道:

“可笑,因地制宜便可解决,五口之家需要二十亩才能养活,那二十亩就按以前的一两便可,何至于收到四两?”

“再说了,根据各地情况不同,水浇地多的便税多些,亩产低的地便少收一些,这么简单的东西,郑尚书怎么说的这么复杂?”

朱棣也恍然大悟,搞了半天,郑赐提出的问题实在太好解决了。

只是被他各种数字和举例弄糊涂了而已。

郑赐躬身回道:“是,这个......这个,臣也是担心,是臣多虑了。”

“行了,你退下吧。”

朱棣心里给他打上了一个为人忠厚,关心百姓,但能力不足的标签。

郑赐摸了摸头上的汗水,回到队列中去。

这时候,有一个人安耐不住了,雒佥!!!

“皇上,玩玩不可啊!”

又是熟悉的开场白,似乎不这样便无法证明这件事的严重性。

杨毅一看出来说话的人。

发现这也是个熟人。

雒佥,建文朝刑部尚书,朱棣进城的时候让他暂时担任刑部尚书。

后来证据稍微稳定之后,便大法他任“北平行部尚书。”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天下长宁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晚妆媚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