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季汉当兴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曹叡大怒

第三百九十九章 曹叡大怒(2 / 2)

东路大军惨败而回,使得另外两路大军也不得不撤回了驻地,这就表示曹魏精心筹备数月之久的伐吴战事以失败告终,而该如何善后成为了摆在曹叡面前的首要问题。

如此大事非他一人所能决断,必须得与公卿商议,因此当他收到战报之后就第一时间传召一干重臣迅速进宫,就连已经年近八十、久不上朝的钟繇也被他叫了来。

“再派人去催。”曹叡焦急地吼道。

黄门令连忙应道:“诺。”刚出殿门,就见陈群、华歆搀扶着须发皆白的钟繇拾级而上,后面跟着孙资、刘放、刘晔、蒋济等人。

群臣俱皆到齐,入殿参拜:“臣等见过......”

“好了,都免礼吧。”

曹叡袍袖一挥,止住了众人行礼。群臣见状,明白皇帝这是因战败而着急了,遂赶紧各自落座。

“想必众卿都已晓得,我东路大军在皖城被吴军打得大败,吴贼一路追杀,兵士军资损失惨重,幸得贾逵的中路军接应及时,大司马他们才没有全军覆没。

如今我三路大军都已退回宛城、西阳、合肥,伐吴之役算是以败局结束。

我大魏堂堂上国竟在一年之内连败于西蜀、东吴,国威沦丧至此,必遭四方逆贼耻笑,朕有负太祖、高祖之托,有负天下百姓之望啊!”曹叡痛心疾首地说道。

听到皇帝罪己,钟繇等人赶紧离座请罪:“臣等万死!”

“陛下何过之有皆是臣等无能,才致陛下受辱于吴蜀二贼,臣等失职失责,还请陛下降罪。”作为魏国名义上官位最高的大臣,钟繇此时必须有所表态。

为了朝廷的颜面和皇帝的威望,群臣怎么都不能让曹叡对战败负责的,皆附和着钟繇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见众人如此自觉担责,曹叡很是满意,因战败而引起的怒火也不由地消散了几分。如今问责的调子已经基本定下,是该议一议具体的处置方略了。

“众卿,大司马和贾逵都有奏表呈来,二人虽在表内都有请罪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互相弹劾,汝等都看看吧,朕不是知道该如何处置了?”

说完,曹叡给一旁的黄门令使了个眼色,黄门令会意将御案上的两封奏表分别递给了左下首的钟繇和右下首的华歆。钟华二人迅速看过又各自递给了下首的陈群和刘晔。

不一会儿,群臣皆已传阅完毕,均想此事不好处理。曹休在奏表中指责是因为贾逵的中路军走得太慢才导致自己独木难支被吴军合围击败。

而贾逵则说此次伐吴之所以兵败就是因为曹休误信周鲂中了吴人的诈降之计,这才致使东路兵马孤军深入险地,从而被以逸待劳多时的吴军击败。

二人虽是因为个人恩怨在互相指责,但明眼人都知道贾逵的话是对的,战败的主要责任就是在曹休身上,若非他立功心切中了周鲂的诈降计,魏军是不会轻易落入吴军的圈套里去的。

尽管曹休很明显是在甩锅,然而他身为大司马,位高权重,又是宗室大将,身份尊贵,朝廷是不能轻易降下重责的。

况且在场诸人皆是聪明之辈,一看曹叡的语气和态度就知道自家皇帝的意思还是想保住曹休,不会对其施以重罚的。

然而不能问罪曹休也不代表就要将责任推到贾逵身上,此战若非贾逵救援及时,东路大军恐怕还有遭受一波沉重的损失,因此贾逵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朝廷若是奖罚不明,会寒了功臣之心的。

只是不归罪于曹休和贾逵,此次兵败的责任又该推到何人身上呢?

钟繇等人虽都是才智过人之士,但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一时之间也没有好的法子,只得埋首深思。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唐天将军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晚妆媚 天下长宁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