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青春校园 > 纳米崛起 > 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

第六百五十七章 扩大的规模(2 / 2)

比如这一次发射任务中,这一个芯一级的机体,已经连续执行了23次发射任务了。

按照航天局的评估,该类型的芯一级,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可以重复使用超过80~90次。

这种重复利用率,对于运载火箭的综合成本,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几次事故,但是以中华航天局那不断提升的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总有效载荷,来评估计算,中华航天局的发射成功率,仍然维持在96.2%的高位上。

比起NASA此时72.4%的发射成功率,已经高了一个量级。

当这枚运载火箭完成任务后。

不到五个小时,从南沙航天城那边,又发射了一枚长11运载火箭,抵达天门号空间站,上面同样是天舟3飞船的部件。

目前大中华区的八个航天城,都可以执行发射任务。

有效避免了单一区域,因为天气因素,导致发射延迟的现象。

毕竟从布局来看,中高纬度的漠北、酒泉、太原、种子岛、西昌,在冬天很容易受暴风雪、沙尘暴天气影响。

而文昌、南沙,又容易受到台风、暴雨影响。

大沙航天城无论是在纬度、天气条件上,比起其他航天城,相对而言比较好,每年拥有的发射窗口期,在240~260天左右。

这种低纬度的沙漠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的沿海,其他地方都很难找了,澳洲在很多方面,确实是得天独厚。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基本都排满了,甚至感觉有些不够用,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结果。

八个航天城中,太原、西昌这个两个航天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规模又比较小。

其他六个航天城,规模目前倒是足够用了,但发射任务又不是地上开车,存在窗口期。

随着航天战略的不断推进,航天局发现黄修远之前,说航天运输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竟然真的出现了。

幸好当时黄修远力挺大沙航天城和南沙航天城,将其设计的规模,定在最大的限度上。

目前大沙航天城一共规划了12个发射场,投入使用6个,正在建设6个;而南沙航天城那边,则是8个发射场,投入使用4个,正在建设4个。

正是这种前瞻性,才没有导致航天发射任务,出现运载火箭等发射场的情况。

特别是海边的文昌、种子岛、南沙,三个航天城对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至关重要,内陆的几个航天城,除非是本身有配套工厂,不然只能发射中小型运载火箭。

当然,大沙航天城倒是一个例外。

因为这个航天城有一条独立的超大型铁路,这是一条专门建造的铁路,可以运输重量5000吨左右的运载火箭。

这是西澳的优势,地广人稀、地形平坦,从大沙航天城到海边,一路都是沙漠平原。

现在航天局的发射任务越来越多,不得不考虑未来的需要,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射场的数量,最好可以提升到120~140个。

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而航天产业的扩张,也加大了对社会人才的虹吸效应。

目前整个大中华区,服务于航天产业的人员,数量再次刷新记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2万人。

最新小说: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囤百亿物资后,我被尸王盯上了 第四天灾:在星际你说人族势弱? 我在末世搞农场 赛博义体人会梦见电子剑意吗 快穿之睡神她不想当主神 天灾后我靠异能种田发家 伪像报告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快穿:娇娇靠生子系统独宠好孕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