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一声剑来,人全哭了 > 第四十五章 给岁月以文明

第四十五章 给岁月以文明(1 / 2)

帅帐里一片安静。

李文忠和徐允恭早就明白这其中的关节。

只有李景隆,在思忖了片刻之后,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心悦诚服的像岁的小表弟抱了抱拳:“受教了!”

顿了顿,又问:“雄英,那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做到令行禁止,你肯定也有办法吧?”

李文忠精神一振,心说自己这心高气傲的傻儿子,总算是开窍了,居然能拉下脸面主动询问。

“倒是有点儿小心得,说出来大家参详参详?”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朱雄英连说带比划,把他前世看电视剧学来的一些训练之法,说给了李文忠等人。

像什么最经典的站军姿、队列行进、踢正步一步一动、整理内务、各种唱军歌,等等等等。

反正他能想到的,能磨练心态,提升纪律性和团结性的各种做法,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这在后世并不算稀奇,但听在这个时代,李文忠这样的名将耳中,却让他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用得着这么繁琐吗?连被子都要叠成豆腐块,衣服饭盆什么的还要摆放整齐?打仗的时候又没什么用。”

李景隆刚嘟囔了一句,就被李文忠一巴掌拍在了脑袋上。

“以小见大,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军也是如此!”

“你表弟每一句都是金玉良言,给老子仔细的听着!”

朱雄英对李景隆也没啥期待,毕竟他的黑历史摆在那里。

随意的说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新的奖惩制度。”

“以前是谁犯错罚谁,以后可以改成以团队为单位,一人犯错全体受罚。”

“这样可以很快的形成集体荣誉感,并且加深互相的依赖和信任。”

“以后结阵对敌的时候,哪怕自己受伤了,扛不住了,他也不会轻易放弃,更不会轻易后退。”

“因为他会相信,他身边的弟兄一定会支援自己。”

“同时他也知道,他一个人退了,身边的两个弟兄就要因他而遭殃!”

李文忠深有感触的说道:“是啊,这样的练兵之法,就是最大限度的让士兵们拧成一股绳。”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让他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形成了这种认识。”

“一人的生死,牵动着整个军阵的存亡。”

“若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共识,那这样的士兵结成的阵势,必将无人能够摧毁!”

他仔细打量着朱雄英,就像在看一件稀世珍宝,感慨道:

“雄英啊,难为你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大才,不如就留在军中……”

话没说完,就被朱雄英抬手打断:

“哎?大伯,本来说的是给你们提几点建议就算了,你咋还蹬鼻子上脸呢?”

“算了,本来今天这个赌注,我是想赢了您家那队火器工匠的。”

“但刚才说了这么多,兴致也尽了,懒得自己带他们搞了。”

他从怀里拿出几张纸来,递给了李文忠。

“这是我闲着没事画的几张图纸,您回头找人看看,能不能造的出来。”

在后世的评价中,李文忠号称是朱元璋所有亲戚里,最有文化的儒将。

而且他也是最爱使用火器的将领。

接过这几张纸,李文忠仔细一看,便再也挪不开目光。

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哆嗦着说道:“这,这是,这是……新型火器??”

拿着纸张的手都抖了。

朱雄英打了个哈哈:“您看您,不过就是个燧发枪而已,至于这么激动吗?”

“来来来,我给您简单的解释一下。”

他指着图纸,为李文忠简单说明了燧发枪的原理,和各个部件的功能。

在洪武时期,火铳其实远不像后世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厉害。

此时的火铳,还是点燃火绳,引爆火药,从而使气体受热膨胀,推动弹丸的火绳枪。

外形就跟个铁管子差不多。

火药装填麻烦,精准度太低,火绳燃烧有快有慢,有时候刚点着火,还没等举起来呢,这边就已经发射了。

最新小说: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