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重生电子帝国 > 第124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二 屋邨巨子

第124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二 屋邨巨子(2 / 2)

一个刚刚年满二十岁,却只用了一年时间就积累的五十亿财富的神奇少年。许多人看完报纸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擦一擦自己的眼睛,再三确认这是报风严肃的、公信力很高的《信报》发表出来的文章。

《信报》不止占用了头版,还包括三、四版,用三页版面详细分析了东方电子公司的产业分布、关联公司、崛起之路。资料非常详实,让人不由不信。

一年积累五十亿财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香港普通工人一年的薪水也只有一万元港币左右,五十亿相当于全香港十分之一人口一年的工资总和。

“老细,你这里还有没有《信报》?给我来一份,不,来两份!”

张永豪上班的公司,所有人都在讨论香港新的财富神话——小李生,其他同事早上上班路上购买的几份《信报》,遭到所有人的哄抢。张永豪只看了一点点报道就被其他人抢走了,这个小李生来厉害、太神奇了!

五十亿啊,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于是他忍不住想要仔细看看《信报》的完整报道,就干脆趁着下午茶休息的时间,自己出来买一份报纸。

“没有,刚卖完!如果你不赶时间,可以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已经打过电话了,新报纸很快就会送到!”报刊亭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说道。

“你手里不是还有一份嘛!”张永豪发现老板手里拿着的正是今天的《信报》。

“这份我自己留着睇,不卖的!”老板继续看自己的报纸。

“老细,要不我把钱先付了,买两份,然后你把你手里的这份先借我睇下,你总不能让这个顾客在这里干等吧!”张永豪有些无语的说道。

报刊亭的老板终于对他笑了笑,从手中的一份报纸中抽出其中一张:“这一张的第三、第四版有你要看的内容!”

张永豪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他最关心的东方电子的内容。他这会也不急了:“听说小李生的老豆在这附近的制衣厂打过工?”

“喏,那一栋楼的第八层的永明制衣厂!”老板用手指了指旁边不远处得以栋工业大厦说道。

“你认识小李生的老豆?”张永豪好奇的问道。

“不认识,这附近这么多工业大厦,工人得有上万,我怎么可能认得过来!”老板笑了笑,“今早已经来了好几拨记者了,都是往那栋楼去的。有一个记者到我这里来买水,说小李生的老豆之前就在那里上班,是个搬运工。小李生办了东方电子公司开始发达后,他老豆就辞职了,现在已经住上半山的独栋豪宅享受清福了!”

报亭老板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羡慕,心里感叹自己怎么就生不出这么好的儿子。这时分发协会的送报车刚好到了,车上的工人爽利的扔下一累捆好的报纸!

“王老细,你要的货!”

“谢了,喝口水,歇会儿先?”

“没工夫,还有一车货要送呢,都是和你一样,加急要《信报》的!”

“卖的这么火?”

“你这里卖得好,别的地方自然肯定也卖的好啊!今天全香港的《信报》都卖疯了,他们报社的印刷机从凌晨开工到现在就没停过,已经卖出三十万份了,货还很吃紧!”

送报车稍作停留,立刻赶往下一个报摊,留下目瞪口呆的报摊老板。他做这一行的,对香港各份报纸的销量自然了如指掌。港九几十份报纸中,销量第一的当属是《东方日报》,日销量在三十万份左右,昨天据说更是卖出了四十二万份。他自己的报摊最好卖的报纸也是《东方日报》。

而《信报》是一份严谨的财经类报纸,发行量就要小许多,日销量在七八万份左右。他的报摊周边上工的都是小市民,很少会有人买这样的严肃报纸。但今天确是反常了,平时每天只能卖出五六份的《信报》,从早上刚上架就被路过的人抢光。然后不断有人特地来询问要买《信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打电话要求加货了。

夜幕开始笼罩香港,信报报社依旧灯火通明,此刻行销部主管看着刚刚汇总到手中的销售数据,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什么叫洛阳纸贵!四十万份,这是《信报》创办以来,开天辟地的历史性销量,已经达到了平时发行量的五倍!

最新小说: 我宇宙孙连成,你侯亮平一边站着 超级歌手流量为王 影视:我游所为,绑定十冷河神 编剧:从漫长的季节开始 家父祁同伟,开局润了申玉菲 背靠聊天群的我终成宇宙之主 仿生玩具?你这分明是仿生武器 影视:人在庆余年,我是范闲 四合院:都是主人的任务罢了! 我爹赵蒙生!李达康拿啥跟我玩?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