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我有一个小世界 >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最正确的做法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最正确的做法(2 / 2)

二、使用之前,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并且征得他的同意,以取得他的密切配合。

三、进行厌恶治疗时,注意帮助患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也就是要对不良行为进行负强化,对良性行为进行正强化,必要时配合进行正性强化刺激。

在实施中还要进行以下这几个步骤:

一、在允许使用计划前,测试参加计划人员的能力。

二、在使用计划前,让每个实施程序者体验电击的滋味。

三、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安排轮班和上课。

四、需要保存每个轮班或上课时由主管人员和基础治疗人员分别确认的记录。

只有当家长了解清楚电刺激治疗的每个要求、每个步骤时,才能由家长来决定是否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治疗。

只要家长有这个警觉性,从这四点着手,他们就可以很快看清事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一旦出现实施者违反规定使用或者滥用电刺激时,家长就可以制止或者质疑对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出现那种别人伤害我的孩子、我却为其叫好的古怪场面了。

当我们家长不断地用“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送人”恐吓孩子时,或是如果孩子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没有让家长满意,家长就会喝斥与打骂孩子时,就会让孩子感觉到紧张、焦虑、恐惧、被抛弃感;

如果孩子满足了家长的期待,孩子就能得到奖励;只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那我们就已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制造者。

可以说。这种症候群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只有家长们心里面有了一个清楚的意识,才能够比避免自己成为又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制造者和患者。才能够最终还家庭一个安宁。

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这种症候群的受害者,不愿意自己的家庭温暖因此流逝,也就请家长朋友们自己从以上四点着手,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在教育孩子时的言行,切不可为达到自己想要的所谓效果而不择手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网瘾这个词语仅仅是书面上的词语,它并没有被真正的列入医学记录上面。

网瘾一说最早源于米国医生戈登伯格。跟大多医学术语一样。“网瘾”是一个舶来品。不同的是,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玩笑。

1995年,米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goldberg)恶搞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iv)》。模仿它对于赌博成瘾症的描述,编造了“网络成瘾症(inter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个词。

没想到歪打正着,这个词受到同行的喜爱。很快在媒体上流行起来。而且没有讽刺的含义。

“网瘾”的创造者以及他的很多同行仍然把网瘾视作一个玩笑。

始作俑者戈登伯格医生认为,网瘾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瘾,过度强调它会导致任何习惯都可以称为病症,比如有人泡电话,有人沉迷于高尔夫运动,是不是都分别要开设专科来治疗呢?

另外有人认为,就算有电话瘾和高尔夫瘾存在,网瘾也不成立。因为网络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你不能说一个热爱自家小区的人。患上了恋家症。

在中国倒真有一个词叫“思乡病”,只不过它是一种上的比喻,医院里并没有专门的诊室。

很多戒网瘾设施都宣称“网瘾”在国外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2007年,米国医药协会拒绝了美国精神病协会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的建议。

同时,就国外而言,并没有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宣称“网瘾”是一种疾病或是不良症状。

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的确为一些心理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比如有---性---成瘾的人,可以整天泡在网上看黄片;对购物狂来说,网上逛商店省时省力;一个拖延症患者,会发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他欲罢不能;更不用说一个游戏狂或者一个赌徒了,但是,你要治疗的是这些习惯和疾病本身,而不是让他们戒掉网络。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你到“百---度知道”去问:“我得了暴食症怎么办?”有网友回答说:“到医院去把胃切掉吧。”这是你想要的答案吗?!很明显,显然不是。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媒体和医学界很快就引进了“网瘾”一词,更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你从中文资料中,几乎看不出它存在争议,更看不到争议的另一面。

你会认为,网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向人类的未来宣战,全世界最杰出的医疗专家,都勇敢地投入了这场战斗,正忙得不可开交。

也是因此,很多支持网瘾治疗的医生,都在争取自己国家的官方认定。

在中国医疗机构的宣传资料中,网瘾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饮不振、想要自杀甚至危害他人,统统都可以写进来。

有些‘有心人士’,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网瘾让人性退化,变成兽性。

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沟通,也不明白网络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孩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听到这种“权威专家”的威胁,自然认为幸遇救命恩人,花多少钱都愿意把孩子交给他去治疗所谓的‘网瘾’。

这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欺骗。社会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案的失败,家长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不当。

当“网瘾”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家长、学校、社会一致地将责任推给了一个无法负担任何责任的环境。人们宁可沉浸在自欺欺人的梦里,却不敢去直面自己的失败。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受害者便是无辜的孩子们。

电击等直接威胁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的手段被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很多孩子在这种迫害下选择了放弃自尊。

对网络的依赖,这是历史前进的大势所趋,而网络游戏,则是在现下的一种廉价的娱乐方式。社会需要的不是“网瘾治疗”这种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迫害。而是应该进行引导。

好的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引导自己孩子接触网络,加深亲子间的交流。而不是将他们交给所谓的网瘾设施。这种做法,除了增加亲子间的隔阂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那些宣扬“网瘾”的专家,他们要靠它来获取声望和资源,治疗机构要靠它来挣钞票。他们多么希望,所有的网民都认为自己有病,都成为他们的客户。

如此一来,伊万.戈登伯格医生的这个玩笑,到中国来就开大了。

很幽默的是,我还看见中国的专家一本正经地介绍戈登伯格的创见,把他当作网瘾治疗的开山鼻祖。

也是因此,很多人就把所谓的网瘾当成了自编自导的电影,根本不承认网瘾这个词语的存在。

综上所诉,面对着网瘾,我们的家长们要正确的看待,就算是您的孩子真的出现了网瘾,最好的办法还是用亲情去化解,这样才是最正确,最安全的办法。(未完待续。。)

ps: 注:谢谢金桂冠非礼大大的月票支持,谢谢!

谢谢谢谢谢志修、金桂冠非礼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

最新小说: 漂亮宝贝这么会钓,不要命啦! 重生之我在异世界开大号 封神:人教助我,天命武王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综武:开局一万不死彪形大汉! 我欲登仙 百老英雄儿女传 不一样的笑傲江湖 综武:人在江湖,弹指灭天下 重生者太密集,真千金她不好惹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