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十二章 所谓和议

第十二章 所谓和议(2 / 2)

高旭与阎应元对视了一眼,才道:“同盟会在地方上的新政措施,起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但是同盟军的休整,无需太久,训练是必须的,但实战也是必要的,以战练兵才是强军之道。我军整编三个月之后,就可以展开反击。”

“今年之内,我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全境光复江南最富裕的二个州府:苏州府、常州府。然后,就是如何站稳脚跟的问题。在北部,于镇江一线与南京方面的清军相峙;在南部,则在嘉兴、金山一线,与杭州方面的清军相峙;而西部,整个太湖都是我们的屏障。那时,我们完全截断清军的漕运和长江的水路,南京、杭州两地清军则成为孤军一支。”

阎应元沉声道:“江南三府为财赋重地,鞑子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到时,鞑子将会倾力来攻,正如进攻江阴那样。杭州方面的鞑子不足为虑,但鞑子援军南下之后将云集镇江,然后进攻常州,常州城将再演江阴旧事。”

高旭道:“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江阴旧事!一个江阴城已经让鞑子伤筋动骨了,如果有二个……三个……无数个呢?我们就要一次又一次地重演江阴旧事,一次又一次把一座座城池变成新的江阴城,成为鞑子的绞肉机。满清总共只有八个旗,光是去年我们就打残了最为精锐的多铎部镶白旗,他们能有多少个旗经得起这样的折损?”

“他们折损不起!满人入关的总兵力不过六七万人。他们死一个,就是少一个。而我们呢?我们就算一役之中死了一万人,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钱粮,我们就能立马再拉起十万人。要知道,鞑子与我们汉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那就是他们缺人,而我们或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只要我们的中华旗帜飘扬着,只要我们的冠尊严尚存着,我们就会越打越精锐,死的人越多,就越证明这种尊严的可贵,那么追随我们的人就越多。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百姓十万兵,只要我们坚持战斗,无数的仁人志士就会蜂拥而来。我们的事业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鞑子呢?他们越打只有越虚弱,越畏缩,死的人越多,女真天下无敌的光环破灭得越快,那些追随他们的仆从绿营军也就越少。”

“所以,鞑子最怕的是什么,最怕就是我们这些死不要命的‘二愣子’。以后每一年,我们都要上演一场‘江阴旧事’。去年,我们吴淞一战,光复了松江府全境。今年,三月份开始,我们要趁清兵空虚,重启战幕,光复苏、常两府的全境。那时,常州,将会是下一个江阴!”

“我相信,守有阎先生的忠义镇主守,攻有徐大哥的铁一镇,再大力加强常州城防,增修棱型炮台,加上有苏州、松江两府的后方纵深支持,同盟水师制江水权的垄断扰敌。可以想象,鞑子将会在常州城下,付出多大的代价才可能再次死心?!”

“或者这种代价,鞑子铁了心可能一二再,但他们还有余力再二三么?”

“没有!”

众人听罢高旭怕言,皆是神情振奋,激动不已。

但在众人当中,大约阎应元是最冷静、最有主见,最不受高旭感染的人。在江阴之战中,清军大批红夷火炮猛烈的集点轰炸,使得江阴的城墙一次次地倒塌。为了抢修那些城墙,城内义民不知付出了多少条性命。每想起那时的场景,连阎应元如此坚韧的心志,也忍不住心有余悸。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日来,他不顾健康而自残式的酗酒。如果在后世,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战场综合症。困为没有酒精的麻木,晚上他根本无法入睡。

阎应元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望着踌躇满志的高旭,认真地道:“阎某记得督帅当初在离开江阴之前,曾许诺绝对制江权,许诺鞑子的红夷大炮无法经过水路运到江阴城下,但最后,正是那些红夷大炮轰破了江阴城。”

听罢阎应元的话,高旭沉默片刻,回想当时他的确许诺过控制长江水路,不让清军的红夷大炮运到江阴城下,但去年中秋节当日,耿仲明偷袭史战史必达的水师,后来虽然击败了耿仲明,但江阴-水域失去了三天的制江权,使得清军趁机从南京运来的大批火炮。

阎应元又道:“兵无常形,阎某并非问责督帅,只是想说,如今战事,火炮之利,已非城墙所能抵挡。”

高旭听了对阎应元笑笑,道:“阎先生,你没有去过吴淞城,去过,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固若金汤。”

在具体的军略实务上,高旭自然无法与阎应元相提并论,但要说对战争越时代的前瞻性,那就是他的优势了。比如,在棱堡的体系下,什么样的红夷大炮都是浮云啊。

没有眼见为实,阎应元自然是保留意见的,道:“是么?要真是如此,甚好。明日,阎某就会去看看。”

顾炎武道:“不管以后如何,如果现在和议,万一风声泄露怎么办?”

高旭接口道:“所谓谈判,不过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就像菜市场的小贩一样,根本不过是权宜之计,大家都不会当真的。当然,鞑子方面会拿议和大作文章的,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只需一场胜利,就能清清白白了。”

“其实——”高旭喝一口茶,不由笑道:“鞑子要来和谈,藏着掖着,倒会授人以柄,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公开。比如就在中华报上言称,鞑子去年大败,年关没过,就屁巅屁巅来求和了。然后在同盟广场贴出告示,向民众征集议和条款。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嘛,大家都可以表意见。我想意见最多的便是血债血还、叫鞑子滚回老家这些呐喊。如此一来,满清方面打算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来和谈,用暗通款曲的法子,来削弱我同盟军的民心,便成为笑谈了。这样,和谈不但不会削弱民心,反而把鞑子的外强中干大白于天下。而民心受到激励则更加众志成城。”

徐玉扬听罢,呵呵一笑,道:“要真是这样,这可有趣了。”

顾炎武犹豫道:“这样个弄法,有前例可循么?”

徐玉扬笑道:“反正没当回事,这要啥前例。”

这时,众人只见夏完淳拿着一份战报快步进入大厅,来到高旭眼前。

高旭问道:“什么事?”

夏完淳把战报递给高旭,道:“邬统领刚刚命人送过来的。”

高旭打开战报,默看了一下,抬起头,望着众人道:“和谈之事,看来我们无需再议了。”

说罢,高旭心底忍不住感慨万千,不知还会有多少人的命运,因为他的缘故,而变得面目全非。

隆武二年正月初三,满清新任礼部侍郎钱谦益,奉命出使崇明,携其妻妾柳如是,数百随员,以及大批金银财物,贺祝同盟军督帅高旭大婚,商谈招抚事宜。由无锡经往苏州的运河途中,遭遇太湖水贼的抢掠袭击。其随员尽悉被诛,本人也溺水而亡,其妻柳如是则为水贼所掠,不知所踪。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