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684章陈都蓟城双双下

第684章陈都蓟城双双下(2 / 2)

这着实不是一个好消息,只是赵括倒也完全不担心了,心中甚至只剩下了可惜。

原来,就在楚军退出陈城的那个夜晚,赵括也收到了来自廉颇与田单联名发来的飞鸽传书。

嗯,确切地说,应该是经邯郸转发的二人的飞鸽传书。

内容也很简单:蓟城终于被拿下了。

当即,赵括便派出人员给楚王送信,让他无论如何再坚持十日。可惜,信还未送到,楚军弃城的消息倒是先到了。

相较于主动撤离的楚军,燕王倒是在蓟城坚持到了最后的一刻。

当然,这也更燕王已经退无可退有关。

而蓟城之所以能这么快拿下,还要多亏了其国相栗腹。即便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栗腹依旧没有改变其贪婪的本性。

权利,他要贪,金帛,他更要贪!

于是,诸如乐间等能打的名将很快被栗腹换回了家,即便少数几个缺不了的,也被剥夺了诸多的权利,尤其是物资的采购。

很快,守城将士们的饭食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到了最后,一日只有一顿稀粥供应而已。

当然,事涉燕国的存亡,将士们也顾不得许多,以乐间为首的将领们很快就将栗腹克扣粮饷的所作所为告到了燕王那里。

只是,狡猾如栗腹怎么可能没有应对的措施。

栗腹随即带着燕王和众人便往集市上去,众人这才猛然发现,蓟城之中的粮价早已上涨了百倍!

当即,栗腹便跪倒在地,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着自己倾家荡产填补窟窿,这才勉强供给着军队的粮饷。

本就偏心栗腹的燕王,当即便信了栗腹的鬼话,更是称栗腹为能臣、干臣,着实让一众燕国的将军们心灰意冷。

所有人都很清楚,赵国围城不过堪堪是月余,甚至在半月之前,粮价都还平稳得很,怎么忽然间粮食价格就涨了百倍呢?

作为都城的蓟城,其中的粮食储备,不说能坚持几年吧,至少坚持个一年半载显然不是问题,绝不该出现粮荒才对,可它就这么凭空地出现了。

而且百倍的粮价,更是离谱至极!要知道,即便是当年被秦军围困了近一年的赵国邯郸,其粮价上涨也不过才十倍而已。

如今蓟城才被围困了一个月,粮价就上涨百倍,这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操纵。

这个人,不用想大家都知道是谁。

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证据,燕王根本不会相信,而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又到哪里去找证据呢?

奈,众人也只能回头丧气地回到城墙。

倒还是有几个将军实在心疼下属的将士,将自己家中的粮秣送来与将士们同吃同穿,只是,即便是公卿之家,即便有所屯粮,面对着成千上万张口,又能坚持多久?

为所有将士争取到一顿干的,便已经是这些将军们所能做到的全部了。

但即便到了如此的地步,燕军在少数将领的带领下,还在竭力地抵抗着赵军的攻城。

只是,连起码的食物都不能保障,这让将士们如何还能继续这么长期的高强度的作战?

再加上兵力的悬殊,赵军几乎是轮番着进行进攻,燕军终于还是因为疲惫和饥饿败下了阵来。

攻破蓟城,燕王所属一体成擒送往邯郸,诸多将领皆尽沦为狱中囚,即便是乐间,因为其父乐毅在赵国为将的关系,也被幽闭在府。

唯独国相栗腹,在破城之后,立即为赵军奉上了一大批的军资粮饷,本该下狱的他,却也享受到了与乐间同等的待遇,只是被幽闭在府而已。

但不管怎样,蓟城总算是被赵军拿下。

十五万赵国大军,也终于可以被解放出来。(攻打蓟城损兵万余)

田单将军随即领三万卒继续驻守蓟城,以防生变,廉颇将军则是率领着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韩之国。

只可惜,因为飞鸽传书要经过邯郸转呈的关系,不可避免地晚到了数日。

也就是这区区数日的关系,却是让一场大胜生生地变成了一场小胜。

若是能提早哪怕只是一两日的时间,或许赵括就能来得及将信息送到楚王的手中,或许楚王就不会撤出陈都,或许......

当然,如今的结果,赵括也很是能接受的。

秦取楚地不过三分之一,而赵得燕韩,怎么算,都是赵国占便宜。

至于秦军大举来袭,赵括就更不在意了。毕竟,如今邯郸的重骑兵已经到位,而廉颇的十二万大军也早在数日之前便已经南下,屈指算来,至多不过再有五六日便可抵达韩之国。

七万赵军对二十万秦军固然没有胜算,但有新郑城在,手上旬日,赵括还是有把握的。

而且新郑城南平坦的地形,最适合的就是重骑突击,一旦廉颇将军所率援军到位,兵力对比就将变成十九万对二十万。

赵括不介意在新郑城南这片已经满是韩军鲜血的土地上,再给秦军好好地上一躺课。

课程的名字就叫做:论古代战场上重骑兵的运用。

最新小说: 晚妆媚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