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六十八章宝钞改革总原则

第六十八章宝钞改革总原则(2 / 2)

何夕一听,顿时皱眉。

人到用的时候,就是没有。

今日也是如此。而今银行司人员有没有一千个都不知道,但是按照他们说的那样铺开,不说多的,十几个支行,几百个点。都是少的。每一处都安抚足够的人手。银行司的人最少要过万。

而银行司所需要的人,可不是寻常人。最少是识文断字,数学上也不能太差。一旦算错账了,那可是灾难性后果。

这些人从什么地方来?

辽东培养出来的那一点点人,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何夕也要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银行的成本,养这个大银行,也需要成本的。说不定,比养数万大军耗费还要多。这个成本何夕也要核算进去。

何夕说道:“诸位觉得,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姚广孝忽然从手中抽出一柄折扇,在手中转了几下,哗啦一下打开,又哗啦一下砸在手中,说道:“大人,北京既然是北京,南京有国子监,北京是不是也要有一个?”

何夕说道:“北京国子监?”

姚广孝说道:“正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何夕看着姚广孝,似乎明白,似乎又不明白,说道:“国子监的生员也不适合啊。”

姚广孝说道:“大人过虑了。陛下会考虑大人的想法的。只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何夕目光扫过其他人,其他人目光流动,看着何夕都没有说话,但眼睛之中都透漏出支持的意思。

在很多其他方面上,姚广孝的能力并不算出众,但是在政治斗争,算计人心上面,姚广孝是何夕手下,不做第二人想。姚广孝这一句话,是给何夕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吗?

是,但也不是。

是建立起后备力量,建立学术大本营。想让何夕之学,成为北方正宗,从而与儒家分庭抗礼。

前文也说过北方的情况,已经常年的战乱,北方在儒家看来,都是风气浅薄之地,也就是不是太在乎儒学那一套,甚至在元朝的时候,看似元朝重儒臣,其实在元朝看来,儒臣与道士,和尚,天主教放在一起的。是一种宗教,而不是一种政治学说。

甚至儒臣们与回回商人出身大臣斗法的时候,都要到生死相搏的地步。很是凄惨。

所以北方,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儒家力量。

如此一来,官府主导的学说,就很容易占据上风。

比如说,何夕的学说。

何夕的学说在辽东好推行,那是因为辽东上下,本来就没有多少读书人。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什么儒家正宗。很多人为了吃饱饭,不介意去关外投奔蒙古人,投奔女真人。哪里在乎是不是儒臣了?

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不管是南京国子监,还是北京国子监在这一点上地位都是平等的。

而南京国子监虽然在何夕手中的,但本质上在宋麟手中,宋麟这个在学术上的成就有限,但是在身份上比较特殊,是宋讷的儿子。有宋麟在,很多儒臣不会太难为他。同样的,宋麟的支持也不会太过分。

这也是为什么,南京国子监之中一直有反对何夕的声音。只是不占主流而已。

何夕也不可能真强硬的将所有的声音给压下去。毕竟,思想是杀不死的。南京国子监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他们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

最新小说: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