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场盛宴

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场盛宴(2 / 2)

他们很多人都是辽东工业,北京工业的具体操作人员,明白这一切是如何运转的。

是比勋贵们更接近何夕所想要的企业家,资本家。

最少比权贵资本,要先进很多。

何夕之前,思维有局限。他仅仅当他培养出来的这些人,作为自己在政治上的接班人。也就是朝廷之中的变法派。但是而今何夕算是想明白了。大明文官集团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上有多少官位,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在朝廷外之所,所占据大量生产资料,让他们必须在朝廷上有所存在。否则的话,这天下就不会稳定。

朱元璋其实就很明白这一点,开国之初,招降纳叛,将地方势力人物,全部纳入大明朝廷,借助这些地方豪强,加强了新生大明的权威,然后在一次次清洗。

何夕需要的是,一个遍布朝野,占据大量生产资料的势力。因为他们在朝廷之外,有强大的势力,他们必须在朝廷之中有所官位,否则这朝廷就会出问题。

就好像明末徽商,晋商在大明朝廷之中的表现,其实也是这种原因,只是他们没有自觉,即便徽商,晋商出身的官员,成为大明官员之后,在精神上也会有一些变化。将自己看做士子,不完全将自己看做商人。

只能说儒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正因为想明白这一点,何夕固然知道,他这样做,几乎可以说是掀起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浪潮,其中有多少问题,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但是何夕没有时间慢慢来。

毕竟,南京各种变故,就好像是晨钟暮鼓一样,每天都在何夕心头敲响。

他需要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作为支撑,支撑他与南方士大夫们去做殊死搏斗,之前何夕更多想将勋贵们拉下来,而今他只能放开培养自己人。即便有更多后遗症,也顾不得了。

杨震听了何夕这话,大吃一惊,说道:“这不大好吧。”

何夕说道:“有什么不好的。杨震你如果有意,也是可以的。”

杨震沉默了一会儿,他的确是心动了,何夕对杨震不算亏待,杨震可以说是何夕赚钱最多的幕僚,即便姚广孝,也不过是一两千两,而杨震每年有近万两的收入。

原因很简单,姚广孝是何夕的幕僚,仅仅拿一份钱,而杨震是在何家生意之中抽成的。在古代,这叫顶身股。

杨震摇摇头,说道:“大人,这不合规矩。而且大人给我的已经够多,我又怎么敢有如妄想啊?只是,张宗德可要一飞冲天了。”

一飞冲天的,不会仅仅是张宗德的。

何夕知道自己放出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怪兽,日本明治维新所创办的工厂,发卖出去之后,成立的企业,延续一百多年,都是日本的柱石。而今何夕不敢确定,他今日所做所为,也有这样的影响。

但是如果,从今日的北京,诞生几家,或者十几年,几百年的企业,何夕并不觉得奇怪。

何夕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亲生放出了资本主义的猛兽,何夕心中不是滋味,但是,世事如潮,人在潮中,只能顺势而为。自从辽东窝案之后,何夕就知道,大明朝廷管理体系之下,是长不出国家资本主义,只能长出农奴制的工厂。

就知道有今天这一处。

只是,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这么粗狂,却是何夕没有想到的。

何夕悠悠一叹,说道:“怎么看上张宗德了?”

杨震说道:“正要向大人请命,我家小女,年方二八,尚为婚配------”

何夕没有想到,杨震真有这个想法,不过,何夕心中一笑,觉得也是好事。中国是最现实不过了,为什么要当官?自然是为了为民请命。不,是升官发财。

何夕也要让人知道,科学研究也能让人升官发财。才是最好的推广办法。

何夕说道:“好,我给你做媒。”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最新小说: 晚妆媚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