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撤军计划

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撤军计划(2 / 2)

但,曹叡到底没有这样的底气,甚至出于一些考虑,曹叡依然保留了它,也许在将来必要的时候,曹叡可以拿出来一用.但现在,曹叡会暂时看不到它。

嗯,暂时!!!

但不管如何,曹叡还是给司马懿下了明诏,允许他在必要的时候放弃兖州,撤军河北相关的准备事宜,也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中。

接到了曹叡的这封明诏之后,司马懿总算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天子,到底还是英明的。

司马懿当然可以临阵决断,他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没有这个权利。

但主动放弃兖州,撤回河北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决断和有天子背书,意义是决然不同的。

哪怕从战后算账来看,有了天子背书,总比自己一个人扛责任,要来的轻的多。

而最重要的是,有了天子明诏,司马懿安排撤军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不用担心军心士气受到太大的影响。

自己撤军,跟奉旨撤军,对士卒来说是不一样的前者撤回去了还要担心被朝廷追责,后者却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有了名义,司马懿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撤军方案了。

撤军也是一门学问,不是说下个命令,然后任由士卒突围就算是撤军的这么撤军,很容易从撤军变成溃败的。

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首先要撤的,肯定是濮阳的贾逵所部。

一方面,是濮阳没有直接受到蜀贼的进攻,济阴郡的胡遵一直停留在定陶没有北上,濮阳并没有受到蜀贼的直接威胁,可以从容撤军。

另一方面,也因为胡遵没有北上,濮阳方面先撤军的话,司马懿也不用担心侧翼受到蜀贼的威胁。

至于贾逵是从白马渡口撤军,还是领兵前往延津渡口撤军,这就看贾逵自己的抉择了,不需要司马懿去考虑。

等到濮阳撤军差不多了,司马懿才会选择从长垣缓步撤军,退入东郡。

而司马懿在长垣一撤,正面的邓艾大军必然尾随而至,酸枣方面,还有诸葛亮率领的大军在围攻,因此司马懿必须先一步撤回酸枣,帮助郭淮稳定住侧翼防守,然后才能继续安排撤军事宜。

等到后方大军大部分都撤过黄河后,司马懿才会和郭淮一起,退守孟津渡口,一边阻挡蜀贼的围攻,一边安排最后的撤军。

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和第二步其实都不难,真正麻烦的是最后一步.当魏军大部分都撤过了黄河后,留下坚守延津渡口的守军和将领,必然会面临蜀贼的强攻,一旦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其实司马懿也没有想好,到底是自己留下来断后,还是安排其他人。

毕竟,算来算去,好像没什么合适的人选可以“卖”。

贾逵是第一批撤离到黄河对岸的人,撤军后,也同样需要贾逵到黄河对岸去组织士卒,维持士气,就地建立防线,防止蜀贼在水军的接应下顺势渡河,建立立足点。

所以,贾逵是卖不得的。

郭淮是大魏老臣了,这样的人,如果他不主动站出来说自己留下来,你还真的不能强求.否则的话,那些留在邺城的大魏老臣们会怎么想?!

司马懿要是真的强行命令郭淮留下断后,哪怕退过了黄河,恐怕在朝中愿意帮他司马懿说话的人,也不会太多了。

而曹爽,曹宇,夏侯和这样的人,后台太硬,都是宗亲将领,司马懿也不敢轻易留下来断后。

至于蒋济,杜恕这类的人,留下来也挡不住蜀贼太久,留他们断后,基本不可能拖延时间,反而是给蜀贼送战功的。

因此吧,司马懿盘算来,盘算去,既要有能力阻挡蜀贼的进军,同时又要造成的影响不大,就算被蜀贼生擒甚至击杀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人好像就只有一个了。

而于此同时,身在封丘的陈泰,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身上一阵寒意来袭.突然就哆嗦了那么一下。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天下长宁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