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无品通天侯 > 44、进书院

44、进书院(2 / 2)

再回到家里,问了一下二公子,确实,这一年多,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

袁晴快气疯了,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袁睿跪在下面听完,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了!!

终于打发走了姑奶奶,袁睿是无可奈何考试去,签了城下之盟,这个姑奶奶打骂不可怕,这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啊!!

袁睿恢复到了以前府试前的状态,天天对着书本发呆,眼看着就二月了,离府试还有二个月时间,自己真不想参加什么科举了,现在这样不是很好,有钱有闲。

看着小河搬过来的书籍,袁睿欲哭无泪。

姐夫也是落井下石,回去以后,连夜就送来了他珍藏的考试书籍,里面都是心得笔记,竟然还有一整套的科举模拟题。

袁睿捧着脑袋头疼,这不是又回到当年高考的时候了,啥时是个头啊!

正月底,二公子陪着袁晴又来了一次,带来了大公子的建议,他已经安排好了,通海县渝已经答应让袁睿进入县里的官学进行最后二个月的学习,这也是目前对袁睿最大的帮助。

袁睿只能无奈的收拾好行李和书籍进了陆府,开始像以前高考那样每天按时上学放学。

三月三日,扬州巡察使杨坤调京城建邺任府尹,这一突然的调动让朝堂众大臣吃惊不小。

虽然受到熙宁九年海匪袭扰的影响,但一年多的时间,杨坤还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不说升迁,至少在这个位置上还算一位能吏。

新任的巡察使这次没有任何延迟,直接就公布出来了,是吴王推荐的原湖州知府曹原曹本立。

众大臣更是完全搞不懂了,吴王多年来一直置身朝堂之外,从不推荐安插官员,更不与任何官员拉关系,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月十八,朝堂又是一道旨意下来,通海汪知县升任沭阳知府。

三月二十,陆鸣大公子从庶吉士转为侍读,品级从七品升为从六品。

三月二十六,齐王赵烁主动上奏,以青州齐王府建造完毕,年纪逾龄为由,申请就藩。

圣上随即下旨,保留齐王京城王府的同时,再将青州齐王府田产增加三千亩。

齐王的这个上奏一下子把楚王打蒙了,又是高兴又是忐忑,高兴的是自己是现在唯一留在京城的皇子,忐忑的是不知道皇上到底什么打算,也不知众大臣会有什么反应。

其实这次还有很多官员的调动,袁睿不关心而已,只有扬州的跟他有密切关系,一得到消息,二公子就直接来了通报。其实按照袁睿现在的情形,他根本不在意。

看着道边有点熟悉的情形,袁睿坐在马车上,一点感觉不到景色宜人。

这两个月来,他都快做题做吐了,不是经历过高考那段非人的折磨,他都感觉自己不一定能扛得住。

也不知那些教授是没事干了还是对自己有意见,一道道策论不要命的让他做,一字字的斟酌,一段段的分析,也幸好他研究过历史,不然这种填鸭式教学他真吃不消。

这次,他连家都没有回,听从二公子建议,直接从通海县城去往沭阳。

今年的府试不同,放在了沭阳,相比扬州,还近一点。

要是按照往年的惯例,需要提前十天从通海出发。这次,不用了,二公子做了充足准备,把袁睿直接安排在沭阳的陆家别院中,特意调了通海这边的仆从伺候食宿。

他对袁睿说,自己已经安排好,考试前一天,自己一定到沭阳守护袁睿。

袁睿是感谢不已,哪里知道,二公子也是无奈,都是袁晴逼得。

一路无话,袁睿进到沭阳陆家别院中,安置完毕,夜间怎么都睡不着。

第一次这么患得患失,他是生怕自己考不上,怎么跟这么多人交代。要是上次,原来的他,真不担心,对考的那些题目完全熟悉,又准备了那么久,想不考好都难。

而现在的自己,原来很多题目自己都忘了,这二年又是瞎混,书更是没有正经看过一天,凭这个状态怎么考试。

要不是,这两个月做了突击,有些题目自己还算有点把握,说什么都不来。唉,家里那个母老虎,惹不起,没有一个人惹得起。

一夜没有睡好,搞得袁睿干脆早上也不起来了,任谁叫,也不搭理,直接躺在床上装死。

到了中午,他实在睡不住了,起来简单吃完中饭,还是拿了一本书,慢慢的边看边思考。

经历过后世魔鬼般考试的人,多少有点经验,考试前简单过一下,有利于加深印象,经文考的就是记忆力,一旦卡住,自己也能不慌。

再说,也就今天自己还能看看,明天是考前最后一天,需要好好休息,他可不想到时候跟那些晕菜的考生一样。

最新小说: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无敌小侯爷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教皇请登基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家父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