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时机成熟

第三百九十七章 时机成熟(2 / 2)

就是要你论证日本和埃及两国的变法,日本学西方为何成功了,埃及却导致“国以不振”,为何失败。

然后还出了一道关于美国对华工侨民的政策题目。

总之也算切了当下的时事,尤其是日俄战争的时间点。

所以能高中者,肯定是要读报纸了解了最近的时事新闻,并且要了解西方历史、政治等。

当然,科举的局限性还是过大,废除已经是板上钉钉,毕竟一点现代学科都没有。

刘春霖邀请道:“今日新科进士们要在孔庙举行集会,帝师要不要来观详一二?”

李谕笑道:“还是算了。”

刘春霖说:“帝师不用担心大家会攻击西学,实际上,据我所知,三甲前几名都有意东渡留学,而您是最懂西学的,并且京师大学堂也派了几名老师参加。”

北京孔庙在雍和宫边上,建设的规格非常高,同时紧挨的还有国子监。

李谕只好答应:“先生上车吧。”

刘春霖对李谕的这辆汽车一直很好奇,上次有司机专门开车,这回李谕直接自己上了。

“帝师竟然有这么多技能。”刘春霖大为惊叹。

李谕说:“开车比骑马简单多了。等你去趟国外,很多观念才会彻底刷新。”

刘春霖竟有些伤感:“千年文化,终究抵不过钢铁巨兽。”

李谕连忙安慰说:“我强调过好多次,二者并不冲突。”

到达孔庙时,榜眼朱汝珍以及探花商衍鎏等人已经等在此地。

朱汝珍和上一届的朱国桢一样倒霉。

本来殿试结束,大臣阅卷后送上来名单时,第一名就是朱汝珍。

结果慈禧再次“以名取人”,看见朱汝珍的名字就很不喜欢,朱是前朝国姓,“珍”又联想到珍妃;再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与康有为、梁启超、洪秀全等人都是老乡。慈禧老觉得广东是她的克星,所以更加不喜欢。

再一看刘春霖的名字就很好,“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并且是直隶人。

然后慈禧就把刘春霖点为了状元。

汽车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朱汝珍见状笑道:“古人云,春风得意马蹄疾,春霖兄是春风得意驾车疾。”

刘春霖也笑道:“多亏帝师大人开车,不然我恐怕还要晚上半个时辰到。”

朱汝珍他们看到李谕短发、西装的形象多少还是比较惊愕的:“帝师,您真像个洋人!”

人群中也有民国第一狂人辜鸿铭,辜鸿铭上前问道:“李谕!你怎么也来了?”

李谕做出开车的动作:“我说我是做了一名司机你信吗?”

辜鸿铭说:“现在报纸上已经把你捧得如同天上的神仙,我再次钻研了一番你的西学讲义,如今稍有感悟,正准备继续深入学习。”

探花商衍鎏问道:“辜教习一直在国外,不是一直有学习西学吗?”

辜鸿铭说:“与李谕比,我在西学尤其是科学上,可是一文不值。”

辜鸿铭这种大喷子如此说,着实让李谕想不到,笑道:“术业有专攻。”

这些进士中有好几个会出国留学。二甲三甲中也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比如后来作为校长和宋美龄介绍人、当到行政院院长的谭延闿;以及民盟创始人沈钧儒等。

有意思的是作为晚清的进士,他们很多人最后也成了大清的掘墓人。

国子监的进士碑林已经把他们的名字刻完,李谕说:“聚在一起不容易,要不合个影吧。”

刘春霖问道:“这么多人,挤得进照相馆?”

李谕说:“在这儿就好。”

他拿出柯达便携式照相机:“大家排个队形。”

李谕找来一个国子监的学生,给他演示了一会儿如何操作后,来到人群中,但还没来得及说“茄子”,那名学生已经脱手按下。

将就来吧。

李谕拿过照相机说:“照片洗出来后,我会送给每个人一张。”

照片在此时仍是稀罕物,众人顿时十分欣喜,而且一个小盒子竟然就可以拍照,同时感觉到了要深入学习新学的必要。

离开时,辜鸿铭忍不住赞道:“阁下总有办法感染到别人,简直是传播学的天才。”

李谕耸耸肩:“感染大家的不是我,是新时代。”

回到家,过了没多久,就过年了。

这段时间李谕没啥事,便写写东西,研究研究实验室的器材。

不过前几年李谕已经写了不少论文,声明足够支撑许久,邀来了名声,做起许多事来才能顺手。

所以,今年就可以动身前往遥远的西北,挽救一个河西走廊的巨大历史遗憾——敦煌。

在交通闭塞的时代,这一趟差不多要花去一年的时间,但如果成功,绝对值。

最新小说: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无敌小侯爷 恶毒女配重生后,抱紧忠犬小相公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教皇请登基 孽畜,放开朕的大唐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