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二章 技术干部们的命运

第二章 技术干部们的命运(2 / 2)

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的檀道济,启程返回,刚在秦淮河上了船,京城内又出事了。

刘义隆的病情又发作了。

刘义康一看急眼了,这次连请示刘义隆都没顾上,急忙假借刘义隆的名义把檀道济追了回来,以收买人心、图谋不就的名义将其逮捕,并宣布判处死刑。

临刑时,檀道济把头巾狠狠的摔在地上(投帻于地),怒目炯炯,喊道: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啊!(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

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左右心腹大将。

檀道济死时,京城地震,地面莫名生长出许多白毛。

功臣,功臣,封建帝王用到你时你是功臣,不用时就是尿壶。很多功臣死是因对皇权有威胁,而历史上有些功臣的死,却仅仅是因为损害了皇帝的脸面,如挽狂澜于既倒的于谦之于明英宗,中兴大明的张居正之于万历皇帝。两个事件看似独立,实则反应出同一个问题--皇帝不仅会因皇权受威胁而杀功臣,还会因为脸面而杀功臣。但是,这两个事件也让大明的士大夫更注重保护自己,毕竟,大明是你们朱家的,何必去拼命?我们为了你们朱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换来的却是抄家定罪,何苦呢?

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棵树,灭亡大明的不仅是流寇,还有在国难时投机观望的整个文官集团。崇祯直到自挂歪脖树时还在大呼文臣负他,其实,是他们朱家早就负了整个功臣集团。

檀道济被枉杀,国人痛心。消息传到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诸将弹冠相庆: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檀道济死了,刘义隆病却好了,感情这病是为害檀道济而生的。

弟弟在自己病重期间的所作所为,刘义隆是清楚的。现在他病好了,觉得也该整顿整顿秩序了。

440年,刘义隆以“合党连群,阴谋潜计”的罪名诛杀、流徙刘义康的亲信刘湛(陷害檀道济的首恶之一)、刘斌等十余人,解除了刘义康的宰辅职务,将其贬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任江州刺史。

刘义康按捺不住了,等哥哥死没等到,现在又被贬,情绪一失控,成立了一个篡位委员会,自任主任,副主任委员主要有二:

1.孔熙先。此人通文史、星算,精医术,尤长于脉学,才气闻名于天下。刘义康为什么选他?因为他的职位。孔熙先为什么造反,也因为他的职位。

他的职位是,散骑员外郎。

散骑员外郎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浪漫,其实是个芝麻官,皇帝的近侍官之一,平常干个仪仗队队员之类的。孔熙先如此有才,却混的不好,说明他人品不错。然而,如此有才气之人干这活,难免不造反。

孔熙先官虽小,但上班地点重要,常年在皇宫里,又是皇帝身边的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干个弑君之类的活儿更容易,于是成了刘义康的拉拢对象。

2.范晔,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汉书》的作者。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父亲范泰是刘宋的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宋少帝时加位特进。散骑常侍跟散骑员外郎名字差不多,职级却是云泥之别,一个是秘书长,一个是秘书。

虽然生在士族名门,范晔却很少从中受益。因为,他本人是个妾生的庶子。

晋代以来,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地位。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出生时前额又被碰伤。父亲范泰不喜欢他,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

420年,刘裕代晋称宋帝后,23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来又从事多种官职,多为高官秘书之类的岗位。

432年冬,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

值班期间严禁饮酒,可能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规矩。范晔兄弟俩却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

喝着喝着喝大了,范晔忘记了自己是个临葬夜值班的,竟推开窗户,听着窗外的挽歌助酒。

竟敢拿挽歌当卡拉OK,拿值班室当ktv!刘义康异常恼怒,将范晔赶出京城,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

就是在宣城太守任上,范晔写就了著名的《后汉书》,这一年,范晔才35岁。

按理说,刘义康与范晔是有仇的,但刘义康为什么会选择范晔呢?

因为范晔才华横溢,为宋文帝刘义隆所欣赏,自被贬至宣城当太守后,官运却突然亨通起来,直升至统领一部分禁军的左卫将军,和职务相当于尚书令的太子詹事。

掌握禁军,这可是刘义康篡位所必需的。怎么拉拢范晔?刘义康是早就打好了算盘的。

他先命令孔熙先刻意接近范晔,约其喝酒打牌,每次都故意输给他。又多次由孔熙先转达自己对范晔的歉意。

枭雄之所以能成大事,就在于其具备能屈能伸的特质。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人心深处有一个最大的监狱—面子。

刘义康俯下了身子,范晔却不为所动,因为,这可是随时要掉脑袋的事儿。但是,才华横溢的孔熙先以两种方法成功的瓦解了他的精神防线。

一是精神刺激。说刘义隆因范晔的出身瞧不起他,才导致其不能与皇室联姻。二是利用其术士的专业知识对范晔进行星座学指导,说我夜观星象,刘义隆定于今年死于非命,刘义康继位是迟早的事。

可怜刘义隆一被自己“想象死”(导致名将檀道济被杀),二被弟弟刘义康“等待死”;三被术士孔熙先“观星死”。但他命实在硬,一直没死,那么篡位委员会的人就只有死了。

某日,刘义隆外出赴宴,担任其贴身侍卫的许曜是篡位团成员之一,范晔决定利用此机会,由许曜干掉刘义隆。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是想的美,最困难的事情是配的上。篡位这种全家脑袋都挂在裤腰带上的狠活儿,一定要有一颗大心脏才能干成。宴会上,范晔的身体一直在微微发抖。许曜向其不断使眼色,等其下令,其却一直低着头。

许曜以为范晔没看见,微微拔出佩刀向他示意,范晔的头终究没抬起来。

接着,另一篡位团成员徐湛之,干出了更具喜感的事---他见刺皇事情未成,抢先向刘义隆做了告发汇报。

范晔和孔熙先等人随后被一网打尽,全部处斩。刘义康及子女则被废为庶人。

范晔死时年仅48岁,虽然死的并不光彩,但范家书香气一直很浓。范晔有一侄孙,叫范缜,范缜有一著名的唯物主义著作,就是《神灭论》。

450年2月,北魏军以10万之众再次南征。刘义隆担心有人奉刘义康之名为乱,遂下令赐这位弟弟一杯毒酒。

中书舍人严龙负责去送酒,刘义康倒是愿意死,但不同意饮酒死,原因是:信佛教的不能自杀。严龙满足了这位亲王的愿望,上去用被子捂死了时年42岁的刘义康。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死于张贵人的棉被,晋恭帝司马 德文死于刘裕的棉被,刘裕建立的南朝宋,也有一位亲王、一位大臣(沈庆之)死于被子之捂。看样,被子在南朝的戏份真的很足。

细思极恐的是,刘裕用毒酒杀晋恭帝不得而改用被子杀之,其儿子有样学样,用毒酒杀弟弟不得而改用被子杀之,造成手足相残的悲剧,冥冥中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

檀道济、刘义康被杀,二人的很多亲信也遭了殃。有一个人却安然无恙,他就是急流勇退的江湛,一个真正的睿者。

睿,深明、眼光长远也。后世虽将睿与智并称为睿智,但二者内涵是独立的,智者,不一定是睿者。睿比智,更难得。

最新小说: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无敌小侯爷 教皇请登基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家父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