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摊牌(2 / 2)

心腹樊子鸽,受封南阳郡开国公,任职左光禄大夫、兼尚书右仆射。

桑干、朱瑞等为黄门侍郎和中书舍人,直接在皇帝身边。

孝庄帝左右的大臣、内侍,全是尔朱荣安插的眼线。就连孝庄帝睡觉磨牙放屁说梦话时,枕边都躺着个尔朱荣的眼线--皇后尔朱英娥,是尔朱荣的女儿。孝庄帝之于尔朱荣,是个360度无死角的透明人。

因此,尔朱荣消灭北魏的反叛势力,以再造之功摄(慑)政。对孝庄帝来说,是去群狼而增一虎。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国中能征善战的部队几乎全部听从于尔朱荣,元天穆、尔朱世隆在朝中坐镇,关中、山东、河北、山西这些要害之地也全部掌握在尔朱家族及其党羽手中,自己能争取的只有洛阳、河南一带。朝中的野心家们都往晋阳跑,一跑晋阳就传来要求举荐官员的申请,举荐任职的地方都是河南一带。元子攸知道,河南这一底线坚决得守住,因此屡屡拒绝尔朱荣为党羽求官的要求。死党元天穆直接公开威胁孝庄帝:天柱(尔朱荣)既有大功,想取你代之你都不敢哼哼,为何推荐个州官,你还不准许?

24岁的元子攸血气方刚:尔朱荣要有不臣之心,直接来取代我好了!

尔朱荣恨的桌子拍的山响,但当时天下未定,尚不敢轻举妄动。那就在试探试试。不久,一封奏折自晋阳传到洛阳:参军许周劝臣取九锡,臣厌恶其言,已斥责令他离我远远的。

加九锡之礼,历来是权臣篡位的前兆。

元子攸回复:天柱大将军你做的好,很有臣子之节,给你点个赞。

尔朱荣接到回复,一万头神兽自心中呼啸而过。再这样下去,这个小屁孩要反天。他觉得,自己该亲自跑一趟洛阳了。

晋阳、洛阳,八九百里地,相隔不远,但地方军阀没有皇帝的诏书是不能轻易进京的。尔朱荣想进京,必须得有充足的理由。

终于,他找到了这个理由,而且是个孝庄帝不能推辞的理由。

530年,尔朱英娥皇后要生孩子了。女儿生孩子,父亲来看女儿和外孙,任何人都不好开口拒绝。

摊牌的时刻来了。

得知尔朱荣要进京,洛阳朝堂紧张到崩溃,乱哄哄的胡乱献计。以黄门侍郎李侃晞为代表的一部分人,要求立即整军讨伐。以城阳王元徽为代表的一部分人,主张等尔朱荣进京后在趁机诛杀。还有一群大聪明,直接撒丫子跑路了,以中书侍郎邢子才为代表。

历史上的傀儡皇帝,唯唯诺诺苟安于现状的居多。孝庄帝是个例外,可能与其当过禁卫军军官的经历有关,有股难得的血性。“旧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消弥冤狱”。得知尔朱荣要进京,孝庄帝与杨侃、高道穆等近臣密谋,借机除掉尔朱荣。

某日,在晋阳的尔朱荣正在做进洛阳前的准备,堂弟尔朱世隆送来一封匿名信,说是在王府门上发现的。

尔朱荣打开一看,内容是:天子与杨侃、高道穆密谋,要杀掉太原王!

这封信,来的比较诡异。

如果说洛阳是尔朱荣的半个天下的话,晋阳则完全是尔朱荣的私人地盘。在晋阳的人想通知尔朱荣,还需要用匿名信的方式?若是洛阳的人来送,也定是铁心站在实力更强的尔朱荣这边的,表忠心还来不及,还用匿名信?

这封信谁写的?答案只有一个。

是尔朱世隆自导自演的,他在洛阳,早就通过眼线得知了孝庄帝的计划。为何要自导自演不直接告诉尔朱荣?因为尔朱世隆担心尔朱荣知道是他送的信,不信。为何?

因为,尔朱世隆在尔朱家族,是出了名的胆小。他曾弃虎牢关天险出逃,害的自己的亲兄弟尔朱世承被南梁军队生擒凌迟了。自此,尔朱世隆胆小如鼠的名声传遍天下。

尔朱世隆的担心没有多余。尔朱荣看到信,一下就想到是堂弟尔朱世隆送来的,他唰唰几下撕毁匿名贴,奚落堂弟尔朱世隆:世隆无胆,谁敢生心!

他很自信。

530年9月,尔朱荣率领四千余名骑兵入洛阳,朝见孝庄帝。君臣、翁婿寒暄过后,尔朱荣直视孝庄帝,阴阴的来了一句:外面有传言说您要杀我,是真的吗?

空气一时为之凝固。孝庄帝沉吟片刻,来了个反问--“外面的人也都说你要杀我,难道是真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尔朱荣无言以对。这个孝庄帝,不是草包。

尔朱荣逐渐放松了警惕。其实,他不应该放松警惕,为了孝庄帝的机智、勤政,他也不应该放弃警惕。

从主观上讲,尔朱荣有篡位意图,但并无弑君计划,最多是先迫使孝庄帝加他九锡,再迫使孝庄帝禅位。毕竟,在儒家大义里,弑君的名声实在不好听,哪怕是篡位后找个机会再偷偷干掉前任皇帝,宣布其意外死亡,也比先弑君再夺位强。

而皇帝一旦把臣子定性为谋逆,那么被定性者只能挨刀受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还合乎儒家大义。

所以,双方一旦摊牌,尔朱荣不一定要杀孝庄帝,而孝庄帝则要必杀尔朱荣。

这就是大统道义角度的降维打击。从这个角度讲,孝庄帝占了主动。

孝庄帝的支持者,就是尔朱荣的反对者,包括一部分禁军,还有在河阴之变中,未被列入屠杀名单但至今心有余悸的汉化官员。

大魔王,早一天消失,大家早一天心安,犹如斯大林去世之后的贝利亚之于赫鲁晓夫等人。

痛下决心的元子攸,召见中书舍人温子昇。温子昇,字鹏举。跟武圣人岳飞同字,却是个文人,著名文学家,与邢邵、魏收并称“北地三才”。杀人的事儿找个文人来作甚?来咨询的。

元子攸咨询的问题是:当年,东汉朝廷除董卓时,怎么干的?老温你给朕讲讲。

温子昇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五一十的道出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文学家的口才就是好,连讲加渲染,说的24岁的热血青年皇帝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干!大不了跟高贵乡公一样。

高贵乡公,本文第一部介绍的被愣头青成济一枪穿了个透心凉的那位同样热血的青年皇帝曹髦,死时年仅19岁,而此时元子攸已24岁,已比他多活了5年了。元子攸觉得这计划很值,并与温子昇、城阳王元徽、杨侃等近臣商定,只除掉尔朱荣、元天穆两个首恶,其余尔朱世隆、司马自如等党羽予以赦免,避免重蹈当年王允想对董卓余党赶尽杀绝而遭反噬的覆辙。

刺杀细节众人敲定的也很详细周密:将尔朱荣、元天穆骗入宫中,伏兵一拥而上乱刀砍死。一旦发兵,元子攸立即从别门离开,并身藏利刃,以防不测。

计划刚制定好。尔朱荣、元天穆二人就来拜见天子。元子攸一边安排酒席招待,一边通过近侍向杨侃等人传递消息。酒过三巡,尔朱荣似乎突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与元天穆匆匆离去。

这下局面就被动了。由于参与密谋的人太多,消息立即走漏,宫外四处传闻,元子攸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过了三日,尔朱荣居然没动静。第四日,也就是530年9月的戊戌日,城阳王元徽又跑到尔朱荣府上传达消息:尔朱皇后刚刚生下孩子,请天柱大将军进宫探望。

元徽这小子,给尔朱荣送完信才来告诉孝庄帝。元子攸吓得脸色煞白:你你你……

元徽:陛下就别你你你了,赶紧起草除魔圣旨吧。放心,我已经在光明殿埋伏好刀斧手了。

元子攸刚写好除魔圣旨,交给温子昇,以便杀人后诏告天下。尔朱荣就兴冲冲的进宫来了。禁军军官出身的元子攸脸上肌肉不由得一阵阵抽搐,文学家温子昇异常冷静,他把圣旨卷了卷握在手里,并低声提醒道:陛下,注意情绪。(陛下失色)。

尔朱荣看见温子昇手里拿着圣旨,很诧异:你手里拿着什么文书?

千钧一发之际,一旦被尔朱荣看出破绽,保皇党、除魔团们将被一网打尽。

温子昇面不改色:赦文。

尔朱荣看外孙心切,居然没继续追问,与元天穆径直往宫中走去。

刚入殿,见到孝庄帝,还未等开口,忽然见禁军军官鲁安、中书舍人李侃晞率一队卫士提刀从殿东门跑进。

大意了!尔朱荣大惊,进宫时刀剑已被解在殿外,别无选择,直冲坐在御座上的孝庄帝而去。

挟持住皇帝,就能活命。

尔朱荣忘了,他这个皇帝女婿可是禁军军官出身,也是玩刀的。孝庄帝早就准备了一把刀横放在膝盖上,等尔朱荣逼近,一刀刺进他的肚子,鲜血溅满龙椅龙袍,也溅了孝庄帝个满脸开花。

一代枭雄应声毙命。

接着,伏兵冲出,举刀乱砍,将跟随进宫的三十多个随从剁成肉酱,包括尔朱荣的死党元天穆。

同时被杀的,还有尔朱荣14岁儿子尔朱菩提,他是来看望姐姐和新出生的小外甥的,没想到被皇帝姐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尔朱英娥的命运如何?后文有叙。

尔朱荣被诛,集团二号人物元天穆也一并丧命,三号人物是尔朱荣的从弟、尚书仆射尔朱世隆。对,偏偏就是以胆小闻名天下的尔朱世隆。

最新小说: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教皇请登基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无敌小侯爷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家父李隆基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