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 第六十四章: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六十四章: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1 / 2)

郯县。

在返回开阳催军的路上,头戴铁盔的张辽知晓了此事,与吕布并骑而走,两人一路都在聊及让徐州之事。

而且看这说话的兴致,似乎吕布十分高昂,一路欣喜而言,张辽好几次想要开口打断,但是都不想打扰了吕布的兴致。

“文远,如此一来,我等在徐州可以大肆募兵,加固城防,至少得琅琊、东海两郡,下有广陵支持,不久之后,就可以反攻彭城,夺回下邳,文远,你可知晓,那彭城是无险可守的。”

张辽听到这句话,实在是忍不住了,当即打断了吕布,“君侯!彭城的确无险可守,但若是拼死拿下彭城后,我等一样无险可守,到时候只能以人命守住,徐州没那么容易守。”

“君侯,你现在应当冷静些。”

张辽由衷的叹了口气,钢针一般的浓密胡须微微耸动,面色依旧十分沉稳,平静的道:“徐州士人若是不接受,百姓若是不遵奉,日后又该如何自处?此徐州受领如何能治理。”

“君侯恐怕,要得士人青睐才行。”

张辽虽然也没有治地政绩,也不懂得内治之法,但是却听闻过很多事迹,都是如此。

领一县之地尚且很难,要权衡各方势力,还要和豪雄打好关系,更何况是一州之地,徐州内的势力错综复杂,士族林立,商贾众多。

这些都不是好相与之人,吕布初来乍到,只是外乡人,如何能够服众?在早些年代,出郡便如同出国一般。

各地都是推举本地的名士与豪士而举,哪里会容纳外乡人,除非真的是在本地能有足够的威望,可以震慑四方,得众相助。

不过,吕布显然认为张辽也不懂个中缘由,当即笑道:“文远,此言差矣。”

“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经乱世之后,大汉各地分崩离析,百姓已经不是那么信任士族了,而名士也自顾不暇。”

“我手中有屠刀,如何不能让人信服?”

“在开阳屯兵的臧霸,是在黄巾时候追随陶谦骑兵,而陶谦将州牧位置交给了我,那么曹豹的丹阳兵肯定也会给我,臧霸因陶谦的恩情,也会跟随于我,故而我手下可聚数万兵。”

“有这些兵,我就能守住徐州疆域,曹操断然进不来,守住今年,再与袁术联姻,有两家守地,岂能夺不回彭城和下邳?”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当初虽然是敌军,但我相信袁术也定然不会拒绝,因为他在匡亭败于曹操之后,现在有我在徐州,不用他出兵,我去出兵和曹军交战,让他出粮草与军资,他定然愿意。”

吕布在多日之前思考未来去路的时候,曾经就相过如果能够在徐州占据一地容身,定要联合袁术,与之一同抗曹。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陶谦居然会直接将州牧的位置让出来。

张辽没想到吕布在答应之前,居然已经思考了这么多,如此看来他的确也有自己的想法,未必是贸然贪念富贵。

“君侯之虑,的确有可取之处,是文远唐突了。”

“诶!”吕布爽朗一笑,“文远不必如此,身边能有人秉直而言,我自然是欣慰的。”

“只是我等五原来的粗野武夫,凭借一腔热血余勇,能走到此处早已不可倚靠附于士族而活。”

他表情一滞,稍有正色,接着叹道:“我这一生都在奔波于士族之间,企图得人青睐,因而重用扬名。”

“但是,改头换面的本领其实就在自己手中,现在我有武勇、有一条丈夫命,为何不去拼一拼?这徐州当仁不让,只要能守下来,百姓有安居之地不必流亡奔波,终究是好的。”

“说得对。”

张辽点点头,他也看不到太远处,但吕布这话出自肺腑,没什么不对的,老百姓无非是种地饱腹,能活着、能养家糊口,已经是万幸了。

“君侯如此,末将就放心了。”

……

小沛东侧有一县,名为戚县,刘备暂驻于此,将自己的两千余兵马安置下来,取县内之财粮为己用。

此刻在县外军营主帐内,张飞鼓着双眸,怒火冲冲如一头黑豹般疾走而进,挥手甩起了帐帘。

人还没走到面前,雷声般的吼声就已传来,“兄长汉皇贵胄,为何要在此受苦,而那三姓家奴,却得了徐州。”

“难道日后,俺还要听他的调遣吗?兄长为何不要了徐州,本就是仁义之人,当得起治郡之责,且兄长在高塘、平原,都曾有赫赫功绩,无不得百姓传颂,徐州虽说被曹操觊觎,但只要稳住一年,自然有仁义之名!”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晚妆媚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