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佩剑大厨 > 第102章 撞错了钟

第102章 撞错了钟(1 / 2)

刘半程没有想到晋朝这个朝代也有养龙吐珠的。

更让刘半程没想到的是,龙吐珠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的姿态也不一样,或许跟随他的主人的心境而生。

原来在向善堂的时候,刘半程在那个墨绿石头旁边也养了一盆儿龙吐珠。

可是那盆儿龙土珠长的特点是,她也开花,但是开花是先开的白叶的花,还算不上是龙吐珠。

开的是白色的六角儿的包型的花。

之后养着养着呢,这个六边形的白花包又变成了粉红色。

而且这粉红色花开的时间很长,大概能开半个月左右,老的退下,新的又生出来,放在窗台上感觉也很好看。

这在刘半程心目中认为这可能就是龙吐珠的自然状态,就应该长成这样,长这个样就叫龙吐珠,他问过好多人龙吐珠的珠在哪儿吐啊,很多人答不上来。

可是自从搬到了梁家祠堂的西厢房,

刘半成在原来那个枝上又剪下一枝重新发芽,他也给自己一种暗示,重新发芽也像重新出发一样。

可是说来也怪,没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新发出的芽也结了花朵,又是六边形白色的花朵,一朵又一朵儿。

可是区别就在于每一朵中间确实含了一颗暗红色的红珠。

刘半程每天眼见着这个红珠一天一天地长大,然后冲破了六包型白色的花瓣儿。

吐了出来就变成了四片儿小红色的花叶。

花叶中央还伸出两根嫩黄色的卷儿牙,好看极了。

他每天都在欣赏着这枝花儿,每天都这盆花接受阳光洒上井水。

转眼刘半程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快两个月了。

他对这里的工作任务已经习惯了,就是每天早晨卯时五刻也就是早六点,去拉那个大钟。

拉完了大钟就能看见城里头的卫兵成群结队地向梁家祠堂跑来,然后在祠堂前面的广场大空地儿列队报告,也像部队一样,也要报告人数,请示训练任务。

每当这个时候,刘半程都会爬上院子东南角的梯子上向外看,觉得这个朝代卫兵训练也挺有意思,也挺有章法,觉得这个朝代的部队不比现代的部队管理严格。

每次刘半程趴着往前看的时候,后边儿那位躬着背的老爷子都在扫院子,还不停地向刘半程这边张望。

或许是怕刘半程掉下来,或许是想跟刘半程说一说,聊一聊,刘半程觉得又见到了成群结队的部队,觉得挺新鲜,也挺有意思。

等晚上亥时一到,刘半程就要及时去拉绳撞钟,提醒城内的卫兵们休息。

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

刘半程从象山堂堂主那么忙碌的岗位上下来,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舒服的日子,工作量不大,又没有压力,既没有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同时,又没有低三下四向别人请示,给人家服务的不甘。

因为刘半程实在是不喜欢做服务人家的工作。

想当初他也是贵人家的子弟,是怀南刘氏家族第十一代子孙。

刘氏家族在老家不亚于名望贵族。

特别是他爷爷刘世禄,那是前后屯儿有名的说客。

他不但带领了家族老少们开荒种田,还开了粉匠铺、铁匠铺,及中医馆。

还是前后屯有名的说客。在之前有章节表述过。

刘老太爷的名气非常大,就连当地的胡子都敬他三分。

胡子是谁家都敢抢,就唯独老刘家他不敢照量,而且每次一队又一队胡子们骑马经过老刘家门前的时候,都要整队下马。

进了堂屋得拜一拜刘老太爷。

因为老太爷经常给他们各个绺子的马看病,各绺子火拼的时候,老太爷给他们劝架当说客。再加上老爷子还掐会算,断个吉凶,有这个隔空断事的特异功能。

所以说,刘家因为老太爷的名望,在当地老刘家是个大户,而且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户,那么刘半程在这个大户当中,也是比较有出息的一代。

尽管后来在他乡做了个小石匠,但是他们老刘家那辉煌的家族历史,培养和养育了他这种先天自带的优越感,不甘于卑躬屈膝看人家脸色行事。

现在属于没有办法,因为刻错了人家的碑,他不得不沦落到这个朝代去等待时机寻找他要找的人。

不过现在来看,这个环境中除了自己就是老爷子,两个人在这块儿已经两个多月了,在一起也没说上几句话。

不过这个老爷子也有一个特点,特别勤快。

最新小说: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晚妆媚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