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 > 第一百零二章 东门逐兔

第一百零二章 东门逐兔(1 / 2)

自皇帝回洛阳后,南宫又再度热闹了起来。

这天的大朝会上,刘季难得端端正正地坐了半晌,洋洋自得地接受了群臣的朝贺。

毕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出门征伐一趟,尽管大获全胜,神清气爽,但暴衣露盖、舟车劳顿之辛劳,加上北地风寒燥气带来的不适,还是尽数显在了他的脸上。

留守的朝臣们偷偷打量着皇帝明显消瘦一圈的身形,又看了看他鬓边多生的白发,纷纷暗叹,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在把已死的臧荼又痛骂了一顿之后,刘季表示,如今天下彻底安定,借着此次讨伐臧逆、论功行赏的契机,要把那些还没来得及封赏的功臣,一并封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大分封这个许诺,自登基那天起,皇帝说了不止一次,但立朝已近一年了,除去十几名耳熟能详的大功臣外,还有三、四十名次等功臣,迟迟没等来应得的封赏。

这群次等功臣们每日摩拳擦掌、翘首以盼,彼此也互不服气,不平之气渐生。

而刘季迟迟不封他们的原因,一是没钱没地,二是没机会。

没钱没地这一条,很好理解。

为了安定民心与大汉的基业,建国伊始,刘季便颁布了高帝五年诏,对汉军六十万基层将士的身家生计与功名利禄,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成全。

兵皆罢归家,以功劳爵田宅。

兵士们按军功封爵,哪怕那些毫无战功者,也赐了五等爵,亦授田地五顷。

这是对旧时秩序的彻底洗牌,也为崭新的帝国拉开了序幕。

那些有了社会地位与家财的将士吏卒,为大汉王朝筑起了第一层牢固的根基,夯实了金瓯永固的第一抔土石。

然而,为了赢得这六十万将士及背后三百万家人的支持,汉政府付出的代价,是足足三成的土地被无偿地分发,作为奖赏。

再加上为了稳定民心而施行的免租税徭役政策,现在的国库里,真的快捉襟见肘了。

因此,刘季此次亲征,连燕国都未敢彻底深入地打,只蜻蜓点水地速战速决,并施以怀柔,一者是为了收买人心,二者,也是为了节省内帑。

而除了国库空虚的忧虑外,皇帝还在等一个契机,以推行他一直深藏于心的不可告人的志愿,那就是——

亲贤并封,亲亲贤贤。

***

功臣们大都有种错觉,出身草莽的刘季会重蹈周天子的模式,与贤臣共治天下,与功臣共治天下,上有天下共主,下有八百诸侯。

可惜,刘季从不认为皇权也可以拿来分享,他不想与功臣们平起平坐,也不想与他们共同分配天下的财与权。

此番征讨臧荼之行,如此大张旗鼓,昭告天下,正是他对功臣与异姓王们的一个警告——

时迁境移,苍海沧田,你们与我讨价还价的时候,已一去不复返了。

你们的权力来自于我,而生杀予夺,也只在于我一人。

旧燕王臧荼已被剿灭,而新燕王的人选,将全权由皇帝安排,不容他人置喙。

“此次讨逆,将士浴血奋战,统统要赏。但功劳最大的,以朕看来,还得属相国萧何。

朕预备再给他追封五千户食邑,众爱卿以为如何啊?”

这话虽然是个问句,但皇帝语气中的威严,似乎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闻言,众臣面面相觑,于无声中默默咀嚼消化着这道惊雷,无论如何,披坚执锐的将领们,也该率先受到褒奖。

怎么又先轮到萧何了?

在场的好几个暴脾气武将如此想着,有些按捺不住了,各个目眦欲裂,都试图出言争一争,又心存畏惧。

而霎时间成为众矢之的的萧何,只觉头疼欲裂。

百姓拦路喊冤的哭诉尚历历在目,这事发生在皇帝御驾回銮途中,百官们虽不了解其中内情,但刘季明明收下了那些上书,却依然置若罔闻,对他大肆褒奖——

皇帝使出这手不可告人的阴狠招数,可见对他猜忌防备之深,实在不放心之至。

原本的如意算盘被彻底打乱,他心下一慌,腿脚发软,但值此千钧一发之际,他心知高高在上的皇帝正目不转睛地观察自己的态度,只得咬牙硬撑,蹒跚迈出几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首不止,

“陛下,老臣只是个文吏,未尝有汗马之功,徒持文墨议论。

今若反居诸功臣之上,断无此理啊,还望陛下三思。”

最新小说: 百老英雄儿女传 重生者太密集,真千金她不好惹 不一样的笑傲江湖 重生之我在异世界开大号 我欲登仙 漂亮宝贝这么会钓,不要命啦! 大庆二皇子,开局自曝穿越者 假千金被奶娃拐走后,全家霸总慌了 综武:人在江湖,弹指灭天下 诸天助我成道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