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沉默的羔羊(1 / 2)

【行为科学部是联邦调查局处理系列凶杀案的部门,位于昆蒂科学院大楼的底层,有一半在地下。

克拉丽丝·史达琳从联邦调查局模拟射击训练中心的靶场上,一路快步走来,到这儿时已经是满脸通红。】

嗤!

只看了开篇的第一段话,艾雨文就觉得莫名有点牙痛。

行为科学部、联邦调查局!

多么高大上又具备神秘感的两个名词。

在一本主打犯罪悬疑的小说里,开局抛出这么两个名词,堪称上手就扔了个炸,一下子把期待感拉满。

作者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文坛里,至少有九成以上的作者,在开篇给人第一印象的最重要章节里,喜欢自言自语,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

特别是新人作者,很容易就犯这种错误。

而余景,几乎是在开篇的第一句话,就用两个名词,把整本书的格局和悬念性拉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

让人充满了看下去的欲望。

这真是新人能写出来的书吗?

艾雨文不由得再次为自己的谋划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不过,凡事有好有坏,开篇将期待感拉得太高,既有好处,但也有不少的风险。

从联邦调查局这个名字,可以推理出,余景写的这本书,并非是完全架空背景,而是以大洋对岸的那个国家为蓝本,展开的故事。

既然有了蓝本,年代和科技水平,就能从你的环境描写里,得到对应的验证了。

比如,你不可能在一个人人都骑自行车的年代里,警探是靠DNA技术来破案。

太扯了!

那个年代连指纹都还没弄明白呢,你就上DNA了,这种就是完全和现实割裂的失败创作。

所以,当一本小说里,以某个现实国家为蓝本时,好处坏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好处是当你抛出行为科学部、联邦调查局这些名词时,读者瞬间就会有代入感,容易进入到书中的世界,随着作者的文字进行一场幻想的遨游。

而坏处也同样来源于此,

一旦书中出现了和现实割裂的情节,马上就会将这种代入感彻底粉碎,把读者一下子就从书中给踢出来。

随即就会引来无穷的愤怒。

娘希匹,什么垃圾作者,写的是什么枸史……

双刃剑,用得好了是杀人的利器,用得不好,反而会伤到自己。

余景,一个年轻人,真的能掌控得住这个尺度吗?

艾雨文本能地表示怀疑。

最新小说: 司少夫人笑哈哈:老公失踪,月入过亿 游戏降临:全职精通的我疯狂练级 祁同伟娶钟小艾,关你侯亮平屁事 综漫:人在耶路撒冷,杀穿万界 影视:庆国二皇子,请庆帝赴死! 大庆:没落皇子,大雪龙骑下京都 人在末世,我有巨无霸倚天剑 港岛:至尊财阀,从继承长实开始 植物僵尸国运:只有我能杂交植物 塔寨:求你了,东叔让你低调点!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