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祸害大明 > 第17章 察罕帖木儿

第17章 察罕帖木儿(2 / 2)

看到这瞠目结舌一幕,金忠张大了嘴阿巴阿巴半天挤出道:“真龙行事果然天马行空非寻常人也。”

朱樉摸了摸额头上的小山包,咱这样的大孝子若是晚重生几年不得给老朱来个灵前训爹,

为了老朱身体健康,咱还是多琢磨琢磨怎么让他早点退休吧。

朱樉拿起马鞭指了指挂着的地图朗声问道:“金先生你看何处可作王霸基业啊?”

金忠摸了摸额头的冷汗,你一个大明王爷在元军大营里密谋造反这么大声的吗?

于是他摸出兜里看家吃饭的家伙事——掷茭,口中念咒将圣杯往地上一掷看了卦象后念道:“北方大都紫气东升,此处乃龙兴之地,主公此去如潜龙在渊。”

朱樉又指了指前世的封地长安,金忠一占卜皱了皱眉道:“此去凶途多舛、命运坎坷此乃大凶之兆也,主公慎行。”

朱樉满意地点头道:“好,我们就去长安。”

金忠傻眼道:“主公这是意欲何为?”

“当朝第一神算刘基可还活着,大都有龙气你算的出来难道刘伯温算不出来?咱要是封在大都,他朱元璋睡得着觉吗?”

对于拾人牙慧学前世老四在北平睡猪圈吃屎装孙子好几年,他朱樉可一点兴趣都没有。

再说了你朱元璋如历史上一样要想在西安建都也不是不行,拿你的奉天殿换呗。

“金先生,大都背靠长城底蕴深厚,但此地夹在晋鲁之间,且有京海大运河作便利,朝廷大军几日可达大都城下,此地可做一国之都城但不可作为根据之地。”

不得不说老四的登神之路,好侄儿朱允炆是立了天功,李景隆也只能排第二,那么多正确选项被朱允炆完美避开,但凡好侄儿失误一次,老四都可能变成阶下囚。

金忠闻言陷入呆滞,以他现在的阅历真理解不了朱樉的举动,合则你不是想造太子反,是想做李世民啊?

可那洪武爷可不是李渊,那可是打天下的主。

没错,朱樉想的就是造朱元璋的反,现在才洪武四年,按照历史轨迹,老朱可是还要活蹦乱跳二十七年,他现在十六等二十七年再动手,他都四十二了,走老四的路再打四年内战,他重孙子都快出世了。四十六岁的皇帝当着还有个毛意思。

别看他现在风光,等十年后马皇后崩,他可成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等到太子大哥一走,为了给朱允炆铺路,谁知道中年丧妻晚年丧爱子彻底陷入疯狂的老朱会不会对自己下手,最好的结局被贬去凤阳圈禁一生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忠听闻大明当今陛下对主公恩宠至极,主公为何有如此防备之心?”

“金先生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你可知道我心中一直有一根刺,就是当年的吴军大都督朱文正亲口告诉我:当年在洪都城头,咱们吴王拍着他的肩膀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咱们这位洪武爷心里只装着天下和太子,太子是他的政治延续,太子活着之时,咱这些藩王逍遥自在,可太子一旦出事,在继任者眼里咱可是一个个刺头,所以咱得早做打算。”

朱樉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历史上刚刚继位的建文为何那么急切的削藩,嗯,应该是杀藩,仅仅是受到了建文三傻的蛊惑?

这其中到底是不是有老朱临终时的授意,已经无从得知。他思考的最大可能是老朱大修凤阳中都除了祭祖,还有个作用是为藩王准备的,不然老四也不会动不动就把被废的宗室关到凤阳软禁到死。

只是老朱至死也没想的,他准备了那么多东西维护的太孙会是个擅作主张的大蠢货,历史上老四的削藩政策更像老朱老辣的手笔。

老朱用前半生给太子铺路,甚至拿我们这些嫡子藩王做磨刀石,嫡子藩王越残暴昏庸,越显得太子贤明之君,说白了除了太子真的有继承权的也就秦晋两藩,想想历史上的朱樉和朱棡都是前期少年英才后期残暴不仁,如果不是老朱晚年将朝中良将杀的一空,老三的名声也不会比咱这个荒淫无道的暴戾王爷好多少。

一想到史书上每次亲王犯事惹得天怒人怨,朱元璋大怒要褫夺王爵,咱的太子老哥都会以仁爱之君的角色登场。

这一个唱红脸唱白脸,朱樉真想笑,只有他知道咱的好爹心里那份仅剩的温情都给了皇后和太子。

咱的好爹啊,前世咱被人毒死之时,你是真不知道还是真不知道呢?

最新小说: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唐天将军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仙医 首辅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