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北宋官家 > 第十九章:拆屋顶法则

第十九章:拆屋顶法则(2 / 2)

所幸的是,刘娥从区区孤女一路走到这个位置,其定力自然非同一般。

虽然,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但是,短暂的犹豫过后,她还是没有急着有所动作,而是选择先看向赵祯。

珠帘之后,二人的目光相撞,赵祯却并未惊慌,只是压低身子,用嘴型对着刘娥道。

“大娘娘莫急,朕有分寸。”

见此状况,刘娥眉头微蹙,似乎有些犹豫。

不过,看赵祯坚定的样子,她迟疑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用同样只能让两人勉强听清的声音道。

“不可胡闹!”

这般沟通的时间不长,但是,却让帘外的几个大臣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他们现在已经彻底搞不清楚,太后召他们过来,到底目的是什么了。

要知道,就算是小官家不知轻重,可诛杀大臣这样的事,太后不可能不知道有多严重。

然而直到现在,太后都没有开口,难道说,是太后想杀寇准?

众人心中一阵叫苦,要真是这样,可就难办了……

他们虽然都不想得罪太后,可诛杀大臣这种事,也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否则的话,光是外头那些言官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们淹死。

珠帘内,赵祯直起身子,重新坐好,道。

“丁相公方才已然说了,先皇重病,乃因寇准附逆辜负皇恩,若非此事,先皇何至于天不假年?”

“朕为先皇子嗣,自不能坐视此等贼子逍遥法外,让其与先皇同去,乃孝道也。”

“何况,寇准如今区区一司马尔,何言朕骤登大位,急诛大臣?”

大宋朝有祖宗家法,这一点谣传已久,还在后世之时,赵祯也多少听过一些。

甚至还有一些史料记载,说在老赵家的太庙当中有一个密室,里面有一块太祖立下的誓碑。

上面刻有三条祖训,其一为保全柴氏子孙,其二为不杀士大夫及言官,其三为不加农田之赋。

凡后世嗣君继位,需屏退左右,入而跪读。

关于这块誓碑是否存在,许多人争论不休。

但是现在的赵祯,却能很确定的说,压根就没有这种东西。

否则的话,他登基这么久了,怎么没人让他去拜什么誓碑呢?

别说没有,就算是真有,赵祯也得悄悄给他砸了。

反正这誓碑如果有,也是在太庙密室里,除了嗣君之外,没人可以进去。

如今赵恒死了,能进去的就他一个,悄悄砸了,对外说压根没有这种东西,别人也没办法。

誓碑之说,大抵是假的。

但是,大宋的祖宗之法,确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只不过,这所谓的祖宗之法,并不是落在纸面上的成文法,而是一代代人执政风格叠加,积累下来的所谓家法。

这些家法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

后世熟知的崇文抑武,强干弱枝,异论相搅,包括所谓的不擅杀大臣,都属于此列。

但是……

“官家,太后明鉴,寇准如今虽然只是区区司马,但是毕竟曾位列宰执,于国有功。”

“何况,寇准虽与周怀政结交,但并无实证说明,他是谋逆主谋,若将其诛杀,恐引朝野上下议论,谓官家坏祖宗之法矣。”

虽然大概率小皇帝是在说气话,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在场众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当下,冯拯斟酌片刻,便上前开口。

没办法,在场的这几个人当中,只有他最合适说这个话。

毕竟,所谓宰执,是宰相和执政的合称,二者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丁谓和寇准仇深似海,指望他出面替寇准说好话,压根就不可能。

他们在场四人,只靠王曾这么一个参知政事出言,实在是分量不够,所以,冯拯必须出面。

不出意外的是,当冯拯说到寇准任相多年,于国有功的时候,丁谓立刻瞪了他一眼。

当然,丁谓也知道眼下是个什么局面,所以,虽然不满,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然而,让在场众人感到头疼的是,哪怕丁谓已经沉默不语,冯拯这个平时存在感不高的宰相也亲自劝慰,小官家还是没有就此收手。

稍停片刻之后,众人便听得帘后传来一阵闷闷的声音,道。

“祖宗只说不得擅杀宰执大臣及上书言事人,寇准已非宰执,又犯如此大罪,竟也杀不得?”

最新小说: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晚妆媚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