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那山那水那人 > 第七章 春天里的故事 (五)

第七章 春天里的故事 (五)(1 / 1)

虽没赶上“青黄不接春三月”的年代,但长大的我,望着曾是父母口中救命粮的榆钱儿、杨树芽、柳树芽,至今我还是有抓到嘴里大嚼一番的冲动。

那些年,杨树和柳树的芽子刚一露头儿,很多孩子就迫不及待地爬到树上,各显神通,拉扯着树枝,摘下那些鹅黄浅绿的嫩芽儿,大兜大兜地送回家去,让父母做出可口的食物,好好祭一祭五脏庙。

“你下回再揪树芽子,得把这两种树芽儿分开放。这些柳树芽烫了之后,用凉水拔一晚上就能吃;可是杨树芽不行,得多泡几天,多换几次水才能吃,要不然杨树芽子是苦的,没法儿吃。”

奶奶仔细地把我混在一起的杨树、柳树芽分开,摘干净,然后分别放到开水锅里,边搅动边用开水烫,一会儿就出来一锅黄汤绿水,又泡了几分钟,奶奶用笊篱把烫熟的嫩芽捞出来,放到装满清水的瓦盆里泡着:“志头,把地上这些老的芽子,捡起来给猪送过去,喂猪吧。”

“奶,这些树叶子多好呀,这些都不要了?”看着那些依然绿绿的树叶我有些不舍,祈盼着奶奶把它们都留下。

“这些叶子老了,又苦又涩,里边还有小树枝儿,没法儿吃,不要了。”奶奶一边说着,一边用笤帚轻轻地把那些不能食用的枝叶,归拢到一堆儿,我只好噘着嘴,把这些给早就被树叶馋得口水横流猪送去。

第二天午饭前,泡好的柳树芽能吃了。奶奶先给杨树芽换了水,继续泡着。又从瓦盆中捞出柳树芽,攥干,在一个海碗里放入拍碎的蒜瓣儿和盐,竖握着擀面杖,砸了些蒜泥,倒入柳树芽里,放了些酱油醋,几粒花椒,搅拌均匀后,尝尝咸淡合适后,用筷子蘸了些香油滴进去,真香呀!

十几天过后,五颜六色的花朵在燕山的每一个沟壑里绽放开来:雪白的山杏花开过,淡红色的家杏又开了。春天就这样温柔而慵懒地舒展着身姿,释放着积蓄了整个寒冬的激情……

青杏初上枝头时节,榆钱儿就不甘落后地探出头儿来。村前村后那些高耸入云的老榆树上,一串串的榆钱儿挂满枝头,晃花了人眼,诱出了口水。

我爬树从来就没胆小犯怵过,见到吃的,更是“勇”字当头了,二话不说,几下扒掉鞋子,光着脚丫儿,往手心里啐口唾沫,双手合抱住比我腰还粗的树身,足有五六米高的树干,“噌、噌”几下就爬上去,一蹁腿坐在大腿粗的树杈上。

弟弟站在榆树下面,身旁放着一个硕大的篮子,一边躲闪着我蹭下去的木屑,一边眯缝着眼,仰着头看着我。

我一把拽过树枝,飞快地捋着榆钱儿,那葱绿色的榆钱儿生吃也很香甜。看着我把榆钱儿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越嚼越香,弟弟在树下边咽唾沫边打转。

我连忙折了几枝扔了下去,“二头,给你,先解解馋再说。”弟弟从地上捡起这几大串榆钱儿,连忙坐在地上吃了起来。

“别光吃,赶紧动手往笼筐子里撸。”一大枝一大枝榆钱儿扔了下来,“别老吃生的了。吃多了肚子疼。”

“那咋吃肚子不疼呀?”弟弟一边嚼着榆钱,一边大声地问。

“回家让奶奶给炒‘棒子面扒拉儿’吃,这样一弄,肚子就不会疼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最新小说: 四合院,老祖已死,有事烧纸 鸣潮崩铁对比: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港片:我都龙头了,要我回警队? 四合院:融合读心术,报复全院 落榜美术生,S3赛季要华夏复兴 谢邀,人在帝国,刚成战犯 娱乐:考上事业编,我爽翻娱乐圈 希望使者游历光之美少女世界 三国:拥兵百万,说没有不轨之心 孙连成一个公务员研究火箭干什么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