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律师出手穿到聊斋当老大 > 第十七章 考城隍(17)

第十七章 考城隍(17)(1 / 1)

张家父母听到这番话,眼中闪过感激。他们深知方丈的慈悲与智慧,也相信在方丈的引导下,儿子定能解开心结,重新找回自我。于是,两人向方丈表示感谢,并嘱咐儿子要好好学习佛法、修养身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根据古籍中的记载,以及云少爷目前所展现出的具体症状,为他量身定制一套详尽的治疗方案,”住持方丈继续说道,“这套方案不仅会针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调理,更会注重他的精神层面。毕竟,‘离魂’之症状,更多源于心结。因此,我也会为他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调适,通过佛法引导他平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帮助他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张父和张母听后,脸上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连连向住持方丈道谢,声音中充满了敬意和信任,“多谢大师慈悲为怀,愿意出手相助。我们定会全力配合您的治疗方案,期待云儿能早日康复。”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对住持方丈的无比信赖。他们知道,有了这位高僧的帮助,张云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几人几人对方丈告辞后,张母依然忧心忡忡,“这里不留人照顾,这可怎么办?我让大柱、石头轮流来好不好?你住在寺里,衣服都没人洗。”

张父虽然未说出口,但心里也有同样的担忧,他更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方丈说要给云儿谈佛法,云儿不会——”出家吧?这个念头一起,张父的心便悬了起来。

张浩默默地跟在后面,与其他人脸上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表情显得相当淡定。他并不担心自己即将在寺庙里的生活,那里清静、朴素,或许正是他此刻所需要的。反倒是对张父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深深忧虑,他有了些新的想法。

张浩心中暗自思忖,“现在这具身体是张云的,我绝对不能胡来,毕竟这不是我真正的身体,我得对它负责。而且,身处这个时代、这个身份,我也不能像随意娶个姑娘回来,看样子我估计得单身一辈子。”

这个想法让他有些苦笑,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过,或许我可以和张云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他父母再生一个儿子。这样一来,张家的香火得以延续,他们对我的关注度自然就会下降,我也就能更自由地过我真正想过的生活。”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心中不禁暗喜,“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真是一举两得。既能够解决张家的传承问题,让他们不再把所有的希望和关注都集中在我身上,又能给我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张浩在脑海中反复推敲这个计划,越发觉得它完美无缺。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在那里他可以摆脱重重束缚,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等找个合适的机会,”他暗自下定决心,“我就和张云好好谈谈这件事。我相信他会理解并支持我的。”

想到这里,张浩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他甚至开始期待在寺庙的清静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并探索出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向。那种对未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

他决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与张云进行深入的交流,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他相信,只要两人能够达成共识,他就能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迈向更加自由、更加精彩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浩开始了他在寺庙的生活。每天晨钟暮鼓,听方丈讲经说法,他的内心也逐渐平静下来。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也开始慢慢接受并适应这个新的身份。

而张父和张母也在家中默默祈祷,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早日康复,回到他们身边。他们虽然担心,但也知道,有些事情只能顺其自然,等待时间的答案。

随后的日子里,张云在灵山寺安心地接受了治疗与调养。在这段时间里,他的身体逐渐康复,精神状态也日趋稳定。与此同时,张家人也与方丈大师建立了更为深厚的友谊,他们频繁地交流,共同探讨人生哲理与信仰之道。

特别是张浩,他对方丈的医术和佛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有空闲时,他总会找方丈请教各种问题,从医学知识到佛教教义,他都想一一了解。

在一次月明星稀的夜晚,张浩与方丈坐在寺庙的石阶上,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张浩诚恳地向方丈请教了许多关于佛教的问题,他想知道佛教如何看待生死、如何解脱人生的苦难,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方丈耐心地一一解答了他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和教义。他告诉张浩,佛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面对和超越。通过修行和学习,人们可以逐渐消除内心的贪婪、嗔恨和痴迷,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在。

这次交流让张浩深受启发,他发现自己之前对于佛教的了解实在是太片面了。他原以为佛教只是一种宗教信仰,但现在他明白,佛教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智慧之道。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解脱人生的苦难,还可以让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从此,张浩对佛教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佛法,希望能够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而方丈也对他寄予了厚望,相信他一定能够在佛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虽然聊斋世界里道士众多,各自有着独特的法术和理念,但在灵山寺度过的这段日子,对张浩来说却意义非凡。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宁静。

张浩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聆听方丈讲解佛法,其实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他并不仅仅是对佛法的好奇或兴趣使然,更是在寻找一种与地府高层直接沟通的可能。

“张云的城隍任命是地府直接给予的,”张浩沉思着,“那如果我能够直接与地府的大佬进行沟通,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个想法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突然,他回想起张母曾经为地藏王菩萨上香许愿的情景。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中的护法菩萨,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而著称,专司救度地狱众生。张浩心中一动,“难道说,关注我的地府大佬就是这位地藏王菩萨吗?”

这个念头一起,他便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期待。他决定通过更深入地学习佛法,来探寻与地藏王菩萨沟通的途径。毕竟,如果能够得到菩萨的庇佑和指引,那他在这个聊斋世界中的旅程将会更加顺畅无阻。

这些都是后话,暂时不表,眼下张浩面临的现实难题是寺里严格的素食规定。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现代都市,习惯了各式各样美食佳肴的他来说,突然要完全转变饮食习惯,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每当用餐的钟声响起,他望着那些色香味都相对寡淡的素食,内心总会不自觉地回想起以往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大餐。

然而,饮食习惯还可以慢慢适应,更让张浩头疼的是,高山上的蚊子问题。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清幽僻静的山寺之中,蚊子竟然如此猖獗。夜幕降临,那些小小的黑点就在空中盘旋,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围攻,伺机而动,准备大快朵颐。虽然方丈很体贴地为他准备了一些驱蚊的草药,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张浩苦不堪言,有时他甚至会在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考着自己来到灵山寺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每当这样的怀疑涌上心头,他就会回想起方丈那双充满智慧与慈悲的眼眸,还有那张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庞。更重要的是,他清楚自己来到这里的初衷——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身体的康复。

为了这两个目标,他决定坚持下去,无论是饮食上的转变,还是与蚊子的斗争,都不会让他轻易退缩。他开始积极尝试接受并喜欢上素食,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将素食烹饪得更加美味。同时,他也开始四处寻找更为有效的驱蚊方式,比如点燃特制的驱蚊香,或是在床边挂起细密的蚊帐。

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浩渐渐习惯了这种简朴而清苦的生活。他发现,虽然素食的味道不如大鱼大肉那般浓烈,但却能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虽然蚊子依旧猖獗,但这场斗争也让他学会了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所有的改变都让他感到既惊讶又欣喜。他开始领悟到,生活不仅仅只有追求享乐和舒适的一面,更有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如何改变自己,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之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最新小说: 让你体验生活,你成天警局报道? 你侯亮平查贪,关我塔寨什么事? 地球都流浪了,只好去掠夺三体了 我的昆明姑娘 这个忍者很柯学 综漫:魔王消失后,她们后悔莫及 人在航海,是克苏鲁 我!在大唐撩妹 我在航海打造克苏鲁 霹雳之四境航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