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九十五章 讲仁 三

第九十五章 讲仁 三(1 / 2)

“何为仁?”此时在皇宫的那一边,小皇帝向冯元问道。

“咳,”冯元呛了两声咳嗽,然后正色说道:“陛下,虽郑家子薄有才气,然而此举错也。臣闻刘少监离开郑州时,他前去送行,刘少监曾叮咛过,君子之道,温为其首。但他才来京城没有多长时间,掀起这么大风浪,非是君子所为。”

总之,不好。

老太太给赵祯找了四个老师,第一个是崔遵度,只教了一年多就去世了,还有张士逊,半官半师,第三人是孙奭,一个长者,第四个人就是冯元,这几个人抛去吏治不谈,单论个人的品德教养,对儒学的认识,在整个宋代都罕见匹敌之人。但四人当中,冯元对赵祯的影响最大。

“那也未必,当初他声名狼籍,都让晏学士担扰,不敢收他进入雎阳书院,最后才知道是误会。也许此次他因为某种原因,或者因为年幼,没有想到后果,才有此举。前年朕在皇宫见到他,举止沉稳,谈吐不凡,与朕说了法度二字,以字喻朕,让朕至今铭记于心。”

老师没有看到过郑家子,但小皇帝凭借直觉,隐隐感到郑朗不是这样的人。

冯元也没有办法辨,确实,前几年郑朗声名很恶劣,甚至在诗社上作出那首长诗,都有许多人是认为他人代作的,后来才知道是错了。

也许这少年人大意了,也许是有其他原因。想到这里,说道:“是与不是,明天自知。”

管他是什么原因,到明天就知道结果了。若是中规中矩的将仁说出来,那么情有可愿。说得多好,冯元没有指望,毕竟岁数太小。若是说得不好,只能说他是为了扬名,刻意招风惹事,以博幸名。

看着皇帝期盼的样子,知道今天皇上再也听不进去他所讲的经义,道:“正好明天臣轮休,臣去听一听,回来告诉陛下。”

“谢过冯卿。”

“是臣的本职,非不敢当也。”

然后合上书本,摇头离去。

……

还有几个郑朗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京城。

崔娴羞羞答答的,不说。

哥仨不傻,明白就是。但小妹又要脸面,怎么办呢?于是在她闺房里正襟危坐,大哥道:“就这么说定了。”

崔娴不言,继续飞小白眼。

忍不住了,拉着老二老三,跑出小院子,然后抱头大笑。笑完后说道:“二弟,三弟,你们猜我现在最盼望的是什么?”

“省试榜中。”老二说道。

“不是,省试要靠运气,好难。不过有一条倒是能看到的。”

“是什么?”

“郑家那位小郎与小妹吵架会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孔孟老庄这些大义翻出来,用作骂人,是不是雅事?”

“哈哈哈,”二舅哥与三舅哥再度一起笑弯了腰。

但想要到东京城去,必须经崔有节同意,三兄弟跑到崔有节面前,支吾道:“爹爹,我们想去一趟京城。”

先捡容易的说。

崔有节瞟了一眼三兄弟,知道他们打什么小算盘,此时郑家子正好去了京城,有可能想入伴,倒也不是坏事,特别是三子与长子,学业一直进步不大,让他感到很苦恼,或者能从郑家子身上学到一点什么。道:“去可以,你们能学习郑家子的刻苦,但不可学习他的浮浪。”

事情传出来,也让他气不得怒不得,想观摩下书法,不是不可以,怎么就能弄出这么大动静呢?

郑朗可以,自己三个儿子绝对不可以学习。

想装逼,想浮夸显摆,那得有学问,否则在京城能让人笑话死。

“喏……爹爹,还有小妹……她也想……去,”大舅哥一边说,一边瞅着父亲的神情,若不对,赶忙改口。

“为什么要带娴儿去?”

“她……她……”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