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四百六十三章 大计划 五

四百六十三章 大计划 五(1 / 2)

这两个字对于后人会有神奇般的魔力。

但不急,这时情形会让后人很失望,整个大殿茫然,赵祯也茫然,问:“包拯?”

王拱辰推荐上来的,但王拱辰不在,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没有一个人在意。

“此人恭良,”郑朗没有说天长断牛的事,这件案子太普通了,而是说包拯在端州的一些事迹。

赵祯说道:“朕也想起来,为此朕还下过诏书,让端州官吏不得苛剥百姓无辜献端砚。传包拯谨见。”

一会包拯被带了进来。

形象也会让后人失望,不是包黑子,也没有月亮印记,一个小白脸,而且是一个小矮子,只有一米六。真正的短小精悍。郑朗留心过,他心中十分也失望,与后来电视里包拯形象反差太大了。这使他想到了张飞,一个美男子,世家子弟,但在后人心中,却是一个大黑个子,杀猪卖狗的武夫。

包拯也茫然,他官职太小,大殿里坐的是什么人,皇上,满朝宰相,召自己来做什么?

但他很有胆气的,居然不惧,从容上来说道:“臣拜见陛下。”

“你就是包拯?”

“臣是。”

“朕若让你出使西夏,你害怕不害怕?”

包拯更是一头雾水,出使西夏这样的大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不过他还是答道:“臣不怕。”

“所持何为?”

“替主上分忧,替国家争利,据理力争。”

“朕听了你在端州的一些事,做得很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官之道,无非六字,清廉、勤政、爱民。”

“咦,”赵祯讶然,然后用眼睛盯着包拯细看,不错啊,能说出这六字,何其不易,又说道:“你坐下吧。”

“谢过陛下,”包拯坐在末席,态度一直很从容,这让赵祯更欢喜。

但郑朗未必有多高兴,这个包黑子,可是一个很认死理的人,千万以后别盯上自己,那会很头痛很头痛的……赵祯又问道:“郑卿,你认为夏使怎么办?”

“简单,据礼以待,不必太过恭顺,我朝是上国,是战胜国,不是下国,不是战败国,无需害怕,也不必刻意慢怠,将他们送回去,让元昊反思,想和,让他拿出诚意,如果再欲壑难填,所造成的后果由他自己负责。臣也料定元昊必和,契丹人一旦大兵压境,那怕我们不给他原来的九条待遇,他也必和。除非他想做阶下囚,做契丹的奴隶,彻底将国家交给契丹,自己做契丹的一个属臣。我朝对西夏优待如此,他都生反意,怎能甘心做契丹的阶下囚。只要西北不出兵相压,必与我朝议和。主动权在我,形势我朝虽恶劣,但西夏比我朝更恶劣。请陛下勿用担心。而且国内有那么多事务,不能再为西夏这几个小小使者耽搁。”

“就依郑卿之意。”赵祯说道。

郑朗的想法颇与赵祯吻合。事实在史上经过多次谈判,尽管晏殊等文臣一力要求迅速和议,给赵祯很大压力,赵祯最终挺了过来,虽最后的议和离郑朗预想的要远,但比元昊提出的十一条要好得多。而且那时宋朝于定川寨战败,形式比现在恶劣。史书批评赵祯是不对的,一是战败,二是软弱的文臣占着主体,三是国家压力。赵祯不得不屈辱的选择后来史上和议。

晏殊嘴张了张,郑朗说道:“晏相公,我知道你也为国家形势担忧,无妨,对元昊我很了解,请相信我。”

语气说得很委婉,给晏殊一个台阶下。

晏殊不是一无是处,能做到首相,还能差吗,说道:“行知,事关国家安危,不可莽撞行事啊。”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