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草清 > 第六百零五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

第六百零五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2 / 2)

英华红衣兵登陆松江府,辟地建龙门港,年羹尧和李卫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兴兵去打。

结果很明显,几年前打不过红衣兵,现在即便换了燧发枪,还广铸小炮,还是打不过。

江南绿营在这一战里的表现,更让年羹尧绝望。

接着的举措是动员松江府民入围攻,为此还耗费了好几万两银子,才让下面州县动员起一万多民人。却不想对方没上红衣兵,换上了服色纷杂的民军。这边民人有一万多,那边民军竟也有好几千,枪声如雨,这边民人在百丈外就如鸟兽散。

明面上不敢再有大动作,暗地里李卫又动员起了自己熟悉的江湖力量。

最初一段时间似乎还很有效果,抓了不少落单的民人,其他人都不敢在出那片滩涂地半步。可接着李卫就发现不对了,江湖人果然都不牢靠,在对方的银钱攻势下纷纷反水,不仅当了人家的保镖,还帮着在松江府外围指路。

在这个阶段里,年羹尧和李卫对松江府严加监管,绝不让对方买卖货物。却不想下面的兵丁吏员却挡不住银钱攻势,走私之风越刮越烈。

两人再也坐不住,一面奏报雍正,一面组织两省官员,要牢牢压住他们,不让他们被英华工商的银弹打倒。

会议间隙,两人在厅房里对坐,相看无语,备想备的。

他们也不是毫无办法,刚才所说的两条就是初步对策。第一是对流窜进江南的英华民人杀无赦,毕竟对方都没了辫子,身份很好认。

第二条是控制商货,英华工商是为流通商货而来,只要控制住商货来往路线,非引不买卖,英华工商也许会知难而退。但这一条涉及面太广,官府必须得更严厉地把控商货来往,此次召集两省地方官,主要就为这事。

这两条是两人显露在表面的默契,两人在肚子里却都另有一番盘算,他们给雍正所写奏折,现状自是不敢掩饰,但提出的进一步对策,路子完全不同。

李卫一心为雍正想,觉得完全堵塞南北商货很不现实,就他本心而言,英华以工商渗透江南,对朝廷来说其实还是好事。毕竟江南赋税还能保住,虽然丢掉江南只是时间问题,但大清还能不能保江山,本也是时间问题。趁着还能在江南收赋税,不跟南蛮在江南搅和,就埋头在北面建起大军,等到南蛮吃了江南,再跟南蛮在北面广阔之地决战。

如果此时在江南跟南蛮硬顶,惹得南蛮再忍耐不住,径直吃了江南。丢掉江南的一千三四百万两赋税,三四百万石嘈米,朝廷还怎么撑得住?

跟南蛮在江,是现在死,放任南蛮工商入江南,还有至少三五年可活,李卫觉得,这道选择题不难做,雍正一直推行的新政,其实也是这个路子。

年羹尧却另有对策,他觉得江南民心有可用的一面,就该将这一面好好用起来,跟南蛮在江南对决。

年羹尧提议,建松江大营,封堵南蛮新设的龙门港。这样当然会招来南蛮大军攻打,正好,以英华要占江南,江南即将人人破家为号召,把民人用起来,支撑朝廷的大军,就在这里跟南蛮大战一场,将此处变成血肉绞杀之地,让双方种下血海深仇。就算南蛮一时能胜,他也难以在江南立足。

最初年羹尧对李卫说起此策时,李卫还骂他心魔太盛,年羹尧却道,非常之世,就得行非常之为。

年羹尧相信,以雍正的大决心衡量,他这一策应该能打动雍正。丢了江南,大清也就再没了气数,雍正的位置还能不能坐稳,这可是个疑问。

两人的献策都很刺激,还含着他们各争己利的用心。

李卫的献策,也包含着周昆来对南北局势的交代。而李煦的立场,也提醒了李卫。南北两面,有时候在某些利上可是立场一致的。

“周昆来一个李煦一个就在这南北之间周旋,银子滚滚地收,老子为什么不能收?!”

李卫的献策,还衬着这样的心声。

“军事为先,我这个大帅自然就权柄在握。到时不管是血肉还是银货,我在这南北两面的份量就越加重了,人首先是要为己,这一点我很认同南蛮之道。所以呢,江南必须大战!”

年羹尧的献策,也有这样的心声。

两人虽是对视,心神却各守丹田,转着自己的大小周天。<!--over-->

最新小说: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