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混在大唐 > 第四百零一章 庐陵王风波 三

第四百零一章 庐陵王风波 三(2 / 2)

当一份份卷子从手中翻过,武柲的脸上时而高兴,时而阴沉,刘令娴却十分平静,她非常仔细而认真地批阅。

当一份试卷出现在刘令娴手中,她已经非常熟悉每道题的答案,快速看过之后,竟然没有发现一处错误,于是她便再次浏览了一遍,确定没有错误之后,便起身道:“阿郎!”

武柲抬头问道:“怎么呢?”

“您看看这份试卷。”刘令娴便把试卷递给了武柲。

武柲接过,快速浏览一遍后,便心中一顿,再看那背面的名字时,顿时露出了笑容,便说道:“没事,这小子可真聪明。你继续批阅。”

刘令娴从武柲的眼中看到了喜爱,那个叫武崇秀的孩子就这样入了魏王的眼中,那往后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成长经历呢?

这次考试,虽说是魏王的一次随意考校诸子学业,但谁敢肯定不跟将来诸子的待遇挂钩呢?就是那些西席先生们都不敢确定,因为魏王的心思只有他自己才能猜透。

不管怎样,人们总是喜欢聪明的孩子,武柲也是如此,尽管他心中总想着一碗水端平了,可喜欢这个叫武崇秀的儿子多于其他孩子也已经成为了事实。

夜幕降临,武柲在琴园用完晚膳,并鼓励了一番武崇秀之后,看到站立不稳的裴柔,便知道自己下午用力过猛了,便只能离开琴园,回到书房,今夜答应过刘令娴,自然也不能失信。

琴园。

寝室内,婢女已经收拾了杯盘,裴柔小心翼翼得坐在床沿,武崇秀走到跟前,道:“娘,父王今夜为何要在家里用膳?”

裴柔怜爱得搂住了武崇秀,说道:“因为崇秀你聪颖过人,又能勤奋苦读,所以父王便喜爱,才来这里用膳的。你喜欢不喜欢父王来?”

武崇秀扬起一张稚嫩的脸道:“孩儿不知,不过孩儿看到,父王来了,娘最高兴了,孩儿很久没看到过娘笑过了。”

裴柔说道:“崇秀啊,你要记住,你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男人,他顾不得太多的儿女私情,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便能明白娘今日的话,娘也没别的要求,只希望你能够有出息,这也是你父王希望的。”

武崇秀稚嫩的脸上,似懂非懂,点头道:“孩儿记住了。”

翌日,武柲一早公布了成绩,这一次考试除了武崇秀全部回答正确外,还有一个女孩子错了半道,她便是玉漱所出武秀儿,这个不到七岁的小女孩儿,继承了母亲玉漱的恬静,也继承了武柲的聪明。武柲也是十分喜爱的,加之其母受宠,她在所有女孩子中算是得到父爱比较多的一个。

武柲自然乐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聪颖,虽没有去玉漱的房间,但他已经命高力士送去了话。

但诸子中让武柲比较头疼的是几个年纪稍大的孩子,长子武崇文错了五道,他偏向文,次子武崇武更是不堪,错了十道,当然武柲也知道武崇武的武艺也不错,三子武崇元错了五道,四子武崇勇错了九道,武柲知道武崇勇武艺也是了得,至于其他诸子,错误的题数在十道以下。统计这些孩子答对了哪些题目的任务交给了刘令娴。

等刘令娴统计出来,武柲将为这些孩子们制定一个偏科的发展方向。如此培养,也是武柲的希望,说不定会出一些特别偏科的人才,当然这也是武柲的痴想。不过话又说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即使是如今位高权重的魏王,也依然免不了俗。

房州。

位于房县西北竹山一带,有个村子,这个村子人们叫做庐陵村,十多年来,那个小村子便成为了官府规定的禁区,整个村子就在半山腰,虽是一个小村子,可有州兵驻守,生人不可靠近。

村子的靠山一侧,有几座大宅院相连,看规制,一定是大户,但看外表,房屋有些陈旧,院墙也早已斑驳不堪,甚至有几处已经塌方。院中粗壮而高大的梧桐树显示着这里日深年久,虽地处大巴山东麓,汉水之侧,但依旧在冬日的严寒下,落得个干干净净。

此时一个妇人从门外进了屋,手中握着扫把,她伸出手拍了下酸痛的腰间,而后喊道:“仙惠,快去把衣服洗了!”

片刻,一个身着麻布裙的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答应一声,便提着一桶衣服走出了院子。

“娘,我要出去玩!”一个身着红裙的少女出了奔出了屋子,仔细看那红裙,上面缀满了细密的补丁。

妇人有些怜爱地道:“那就跟你姐姐去洗衣服,也好给你姐姐做个伴。”

“知道了,娘!”少女答应一声,随即仿佛刮起一道风,便追赶而去。

此时,院外传来一个声音,“庐陵王在家吗?”(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