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晋击天下 > 第165章 强弩重甲

第165章 强弩重甲(2 / 2)

司马珂回头问向荀蕤:“两千副明光铠及一千把大黄弩赶制如何了?”

这些铠甲和大弩已在一年多前开始赶制,按道理也该完成了。

荀蕤恭声道:“俱已制成,特等明公前往验收。”

司马珂将战戟交给侍从,对荀蕤道:“走,带本将去看看。”

两千副明光铠和一千把大黄弩,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库房之中,以箱笼储藏,以丝绢包之,又放了木炭和樟脑,用来防潮和防虫咬。

司马珂取了一副明光铠,挂了起来,让一名侍从用元瑾破敌刀奋力劈了一刀,只见那甲板之上,只留下一刀白白的印子,一连劈了三刀,都是如此。又让人用一石五斗的硬弓,在三十步外射之,连射三箭,皆射不透。明光铠的防御力,果然不是普通轻甲可以比拟的。

司马珂点了点头,甚为满意,道:“此甲可验收。”

验收完了明光铠,司马珂随后又开始验收十石大黄弩。

所谓大黄弩,又叫黄肩弩或大黄参连弩(“参连”即一弩可连发三矢),起源于汉代。弩机为真正之自动武器,每次击发之后,弩自动钩弦杆,将匣内的箭矢上膛,同时“牙”(弓弦挂钩)与“悬刀”(扳机)恢复原位。就如现代机关枪一般可连续发射,威力非常可怕,但实际上,由于东汉末年以来,连年战乱,很多技艺都已失传,包括大黄三连弩的制作方法也在晋代早已失传。

司马珂因前世也是冷兵器爱好者,根据陈跃钧先生《江陵楚墓出土双矢并射连发弩研究》一文,以及一些冷兵器发烧友设计的连弩图纸,绘制了大黄三连弩的原理图。那些制弩的工匠,根据司马珂的图纸,以及其自身丰富制弩的经验,还真制造出来大黄三连弩。

汉代的弩机强度以“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大黄弩便是其中最强的的十石弩。使用十石大黄弩,需要强壮者,将弩放在地上,以脚蹬开,甚至需要两个人来配合蹬开。

司马珂接过一把大黄弩,手持弩臂,一拉弩弦,轻喝一声,居然硬生生的单人将那十石的强弩拉开了。

如此神力,四周的众人忍不住纷纷叫好。

司马珂令人在百步之外,设置了一张靶子,将大黄弩高举,瞄准了靶心。

轻按悬刀,只听咯的一声,悬刀响动,随后那一米长的特制弩箭,发出极其尖锐的呼啸声,破空而去,正中靶心。

那箭,居然直接射穿了坚厚的硬靶,箭镞透靶而出,足见其威力。

众人顿时纷纷喝彩。

一箭射出,只听吱嘎一声,第二枝弩箭,自动从箭匣之中推上矢道。

众将士不禁露出惊奇的神色:“连弩?”

要知道这连弩,在这个时代,只是存于传说之中,自晋以来,并未有人见过。

司马珂笑了笑,又是一箭射出,再中靶心,随后第三枝弩箭又自动上了矢道,司马珂再射。

只听啪的一声,那一百步之外的硬靶,居然被射得四分五裂,炸裂开来。

十石硬弩的威力,果然惊人。

四周众将士的欢呼声雷动,荀蕤更是满脸激动之色,激声道:“得此强弩,恐怕明光铠亦未必能完全防住,寻常筩袖铠,在此强弩之前,便如同虚设!”

司马珂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有此强弩,在此后的征战中,又多了一张王牌。

……

不好意思,因为检查错别字,晚了点,为了防止万一被屏蔽影响连续性,下一章在9点半,第三更在十点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