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国士 > 第612章 微君之故

第612章 微君之故(2 / 2)

“原来是个打‘抽’丰的山人,你接着说下去……对了,你缘何要提起此人?”杨嗣昌好象意识到了什么。

那个幕僚听到杨阁问起,打点起‘精’神,道:“这个傅山不过是一个山人罢了,也不是孙元的下属,按说吊唁卢总督同他也没有任何关系。可这人偏偏厚着脸皮挨了过去,还写了一副挽联,又在灵堂上和孙太处一道长歌当哭。依晚生看来,这个傅山应该是一个狂生,想当着那么多大人的面出出风头,也好为自己的扬名。山人嘛,不就是干这个的。”

说到这里,他鄙夷地‘抽’了‘抽’嘴角。

“写了挽联?”杨嗣昌皱了皱眉头。

“阁老,晚生抄了一副,请看。”说着,那个幕僚就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呈了上去。

其他几个幕僚也站起身来,立在杨嗣昌身后看去。

一看,几个幕僚就小声地议论起来:“这个傅山是谁,字不错,对联也写得可以啊!”

“确实写得好。”

杨嗣昌看了看,不得不承认,单就这副对联而言,傅山的才情确实很高。至少比孙元那曲狗屁不通的《诉衷情》‘精’致多了,不过,这也不过是从文字和平仄上来看。若说起气势和气韵,公正地说,比起孙元却差远了。

他冷冷一笑,念道:“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有明二百余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巨鹿城边,讵知忠孝‘精’诚,赍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没则为神,惟公三十九岁‘春’秋,寿以千古,撷芹藻斩蛟桥畔,想见艰难砥柱,感怀那禁泪沾襟。”

“嘿嘿,还真把他卢建斗比拟成诸葛武侯了,当我杨某什么人,黄浩?又将天子当成谁了……什么有明二百余年宗社,大大地不祥……不对,不对,狂妄、悖逆!”杨嗣昌突然变了脸‘色’。

“嗡”听他这一提醒,众幕僚都‘骚’动起来。

有人想起什么来,‘激’动地叫道:“阁老,我朝虽说广开言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不以风闻罪人。可是,他孙太初不过是一介武夫,议论朝政还轮不到他。”

“嘿嘿,武人议论朝政,堂堂一镇总兵官,孙元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好好的总兵官不做,想当节度使?”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指责,其中暗指孙元是唐朝末年飞扬跋扈,祸‘乱’国政割据一方的藩镇。

立即就有人笑道:“恩相,这个傅山虽然是个口遮拦的狂生,可他却是孙元带去卢建斗灵堂的,他的一言一行若说不是经过孙元授意,别人要信该行。如何悖逆之人同孙元走在一起,孙太初难辞其咎。阁老不是想着怎么才能将孙元从宣府镇总兵官的位置上拿下来吗,这才是老天将这个把柄‘交’到我等手上。”

“对对对,这可是能够大大地作一篇漂亮的文章的。”众人都喜形于‘色’,纷纷附和。

杨嗣昌也是心中一动,不过口头却道:“诸君这言过了,孙太初可是为国家立下过功劳的,说他是藩镇,不妥……你继续说下去,尤其是将那姓傅的狂生的言行详细说说。”

见杨阁老意动,先前上前收拾瓷器碎片的那个幕僚打点起‘精’神,寻着回忆将孙元自进杨延麟府到离开时的情形又从头说了一遍。

“等等,等等……对了,那傅山在出府之后和孙元唱歌时所唱之曲为何?”杨嗣昌瞳孔收缩成一点,隐约有雪亮的锋芒闪烁。

“傅山所唱之曲乃是诗经《式微》,怎么了,阁老?”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杨嗣昌一字一句地念道:“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还?不是为了国君你,我哪会呀,陷泥里?”

众人都‘骚’动起来,大家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诗经》乃是必修课本,如何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

这首《式微》表达的是‘春’秋时一个普通百姓不堪苦役所发的牢‘骚’,其中对国家的统治者极度不满和怨恨。

他在卢象升的灵堂上念这句诗,矛头已经不是对着杨相,而是直接针对崇祯皇帝。

好大胆子啊!

立即就有笑起来:“果然是好把柄,孙元蠢货,竟然带这么一个狂悖逆之徒到处‘乱’跑,嫌身上的麻烦还不够多吗?”

“恩相,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怎么可以错过?”

杨嗣昌也点了点头,只说了两个字:“自然!”

明朝没有文字狱一说,可那是对读书人对士大夫的,可不是对武将。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