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青春校园 > 科技狂人 > 《中医的走向》

《中医的走向》(2 / 2)

二、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学,作为自然属性的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古代科学。我们不赞成它是什么“玄学”、“伪科学”的说法。

(1)中医是人类最早的科学

科学,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都是有时效性的。如果完全脱离了中医学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单纯用现代西医的微观观点,或者用当今“克隆技术时代”的现代标准,去衡量数千年之前就存在着的中医学,然后说它是“玄学”,说它“不科学”,那是不公道的、不科学的、不应该的。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到科学,历史地看待中医学,需要站在全人类科学发展的高度,客观、公正、不带偏见的体察中医、研究中医,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回答。

作为科学,无论什么科学,都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原始向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于是,就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理念,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各个时代的衡量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同时,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还在于与诸如“神学”、“经验主义”等非科学活动的比较中,能够独立存在的学问。纵观全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产生于中国远古时期的中医学,不仅是全人类最早的医学,还是全人类最早的科学。

(2)中医学属于古代科学

按照《辞海》解释,科学就是“运用范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早在东方人类文明之初,中医学就以宏观世界作为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发现了对立、统一的“阴”和“阳”,发现了它们相比较而存在、有条件即转化的一些规律,确立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定律,掌握了阴阳交替、相互转化的规律,并从理论上,描述了这些规律、定律,及其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中医学把包括人体、药物在内的世间一切物质,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别,叫做“五行”。中医学发现了“阴阳”、“五行”各自的不同属性,以及阴阳交汇,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复杂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经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把“阴阳五行”作为核心理论,运用于临床,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著述了十分浩瀚的中医学典籍,其理论和实践汗牛充栋、十分浩瀚,成为一座内容浩大的古代医学知识宝库。

古老的中医学,在远古初步文明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明程度低下的制约,不可能出现现代微观医学的种种理念。特别是阴阳五行的核心哲学理论,现在看来颇显得朴素、粗糙和抽象。但是,它依然以科学研究为主流方向,坚持从社会实践中来,服务于社会实践,所以,它所存在的缺点,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医学做出的科学性定论,仍然理直气壮的承认中医学属于古代科学。中医学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贡献了力量,服务了数千年。中医学,还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使古老中国的神学,五花八门,纷乱不堪,形不成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神学统一体。于是,数千年来的中医科学,以治病救人的大量事实和群众信仰的文化力量,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宗教化,使本土的道教、舶来的佛教,都没能变成像西方天主、真主、基督耶稣那样具有民族性的宗教。

数千年来,无论是按照现代科学的定义,还是按照数千年的理论、实践成果,都雄辩地证明:中医学,不是“玄学”,不是“伪科学”,是古代科学。

(3)中医的“阴阳五行”

中医学是伴随着东方人类文明的脚步,在古老的黄帝时代,就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阴阳五行。阴和阳是对立的统一体,既互相依存又各具特性,既相互渗透又有所区别,既相对独立又不断转化。阴和阳,犹如数学上的正负数,物理学的正负极,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如同现代化学中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元素有元素的原子量、化合价、周期率,五行有五行的各自秉性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中医学把人体置于大自然之内,把大自然的自然现象,用于人体的疾病。把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现象,来象征疾病的病因、病理。把人体的经络叫“六经”,把内脏分做“五脏六腑”。人体的“六经”与“五脏六腑”,都按阴阳五行的原则进行具体的划分,与不同药物巡行的不同经脉、不同脏腑,以及所主之“器”,所开之“窍”形成对应。

比如:在“东西南北中”的方向上,东方,属木,色青,味酸,其脏为肝,属足厥阴经,肝开窍于目。于是,“肝经有淤则目昏不明”,“酸入肝”,宜用青色的、酸性的药物来敛肝。由此,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衍生出了望、闻、问、切的“四诊”。衍生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衍生出了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的“八法”。衍生出了“中风”、“上焦火”、“气滞血淤”、“肝气犯脾胃”、“木克土”、“肾水不足”等症候,衍生出了“君臣佐使”用药方略……

(4)中医学和中药学

中国古代的主流医学、主流药学,在数千年的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探索中,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对大自然中可以入药的大量动植物和一部分矿物质,按照自己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辨明了它们的药性和作用。规范了临床上的理、法、方、药。大力推广、重点运用了以煎煮中药饮片为主要内容的草药汤剂,研究出大量的“方头”、“汤头”。创造了以“炒、煅、炙、僰”为主的中草药炮制方法,制成了内用、外敷的膏、丹、丸、散等中成药剂型。为了用药的安全有效,中医明文规定了中草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禁忌药》。于是,中药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中国独有的中药学。中药学的形成,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划分,由来已久,但大致是从唐代药王孙思邈正式开始的。到了明代,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确立了中药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地位。自明清以后,中医学和中药学,基本是分开的。所以,在中医先生之下,就对药房里负责“包药”的,叫做“拉药匣的”,对负责炮制中药的叫做“药工”,现在,就叫“药剂师”了。

中医学和中药学,从原则上说,都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但是,以望闻问切之术来悬壶济世的中医学,尽管也会收取一定的诊疗费,但其商业气息相对淡薄。除了骗子,大部分中医,客观上都是以除病消灾、为人治病为己任的。也有些医德高尚的中医先生,为了让穷人也能吃药治病,有时会在处方上“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导演着“穷人治病,富人拿钱”的奇妙医案。与此相反,以中药饮片之实物为商品交换条件的中药学,难以脱离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表现出物质利益第一、唯利是图的商业特点。所以,我们不能把中医学和中药学混为一谈,应该另开门户,分别讨论。

同时,我们还要讨论中医学与现代西医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中医学比作农耕中的牛和犁,那么现代医学就是大型拖拉机。因为牛犁比起人工的镢头要先进许多,所以它在当时是科学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大型拖拉机的耕作效率比牛犁高、比牛犁快,就否定牛犁的科学性,也不能因为牛犁耕作慢了许多,又在现代化耕作中见不到了,就说它是“伪耕作”。

中医学是科学,是古代科学。古代的中医学,在与神学、经验医学、巫医等非科学的种种门类,相区别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数千年来,它以高深而精辟的理论和大量医疗实践,为古老的中国人民提供医疗服务,既是中国古代的一门科学,也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作为古人治病的医术和祖国的民族文化,囊括了古人对于生命进行宏观认识、宏观研究,用自然现有的材料(药物)进行治疗的理论阐释。中医学,被中国历朝历代,所有人们所公认、所推崇、所信赖。上至皇家官府,下至黎民百姓,都把它看作是具有高深理论指导和丰富临床实践的科学。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其原因就应当包括中医学在数千年时间里的卓越贡献。数千年来,中医学在为东方人类治病消灾、去除病患方面,立下的赫赫功勋,有目共睹,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

在世界医学历史中,中医学,是最早的、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没有现代科技的中国古代,能够有中医这样的医学科学,应该是华夏民族的一大奇迹。如果从《黄帝内经》中,黄帝与歧伯问答的时间算起,中医的历史,几乎可以和中国的文明史并驾齐驱。在中医理论形成的黄帝时代,西方一些国家、民族,就连人类文明的记载还不曾有。与之相比,中国古代拥有中医学,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习惯于称“西医”的西方医学,或者叫现代医学,只是在西方的文艺复兴以后,才逐渐发生、发展起来的。

西方民族,在文艺复兴之后,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建立了人体解剖学,标明了西方医学新理念的开始。17世纪,实验和度量在医学上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显微镜的问世,把人们带进一个全新的、微观的认识领域,血液细胞、微生物的发现,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并把它用之于医学科学。可以说,西医的发展,得益于人类整体科学,特别是数理化的进步,得益于人体解剖和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但是,西方发现微观世界,正式创建西医的时间,比起中国汉代张仲景发现人体的经络来,落后了大约1700年。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尚不完美而非常稚嫩的西医传到古老的中国。随后的时间,随着众多科学领域在全世界的开发利用和广泛传播,西医,源源不断地从新的科技领域中吸取营养,壮大自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事实表明,西医从不绝圣弃智,是一门可以不断吸取其它学科营养,可以不断发展、能够不断发展的学问。而古老的中医学,面对咄咄逼人的外来医学,在民族自然经济的束缚下,在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禁锢中,排斥外夷、蔑视西医、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愿意也不敢去触动、改造古老的阴阳五行,不愿意放弃理、法、方、药,不愿意去研究、探讨具体的人体解剖位置,不正视微观世界,依旧用传统的“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悲恐惊”来解释病因,依旧用“八纲八法”来辩证论治,显得古板,守旧,没有生气,没有前途。以至,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一、二百年的漫长时间里,中医,谨遵古训,固步自封,没有出现重大理论突破,没有出现重大技术革命。于是,相比之下,科学的中医学,落后了!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理直气壮地说一声:中医是古代科学!中医不是“伪科学”!

算了,不发了,太多了,发着占空间,希望某些自以为是的物理系研究生同学,能够仔细的看下,五行是什么,中医虽然没落了,没有西医见效快,可也不是垃圾,不是不符合你所谓的科学性的!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明医网去看下,

地址:http://www.mingyi99.com/bbs/viewthread.php?tid=17291&extra=page%3D1

;

最新小说: 人有五名,迫害其四[崩铁]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快穿之睡神她不想当主神 星际恶狼 第四天灾:在星际你说人族势弱? 伪像报告 天灾后我靠异能种田发家 快穿:娇娇靠生子系统独宠好孕捏 赛博义体人会梦见电子剑意吗 我在末世搞农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